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发布时间:2022-12-12 10:03:16

 

叶永卫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为通讯作者,在收到《经济评论》录用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即与导师李增福教授进行了分享。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整理了论文写作所经历的枯燥与兴奋、挫折与惊喜。文章从灵感迸发到有幸被《经济评论》录用历时三年多,期间我们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多轮修改。一路走来,尽管坎坷挫折不断,但我们仍坚信论文有其学术所在。在此,我们将创作过程中的苦乐分享,与诸君共勉。

研究预算软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这一选题,无论对企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确定这一研究主题之后,我们试图通过预算软约束和企业创新领域前期文献的梳理分析,寻找预算软约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我们发现大多数文献均认为预算软约束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例如,会恶化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化。由此,我们初步认为预算软约束对公司治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其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我们针对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的初步检验结果显示,预算软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水平要远远高于预算软约束程度低的企业,这与我们的初步预期大相径庭。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一度想放弃该选题,但导师却鼓励我说:“好的文章就是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找找文献,看能否解释这种‘预算软约束程度高与技术创新水平高并存’的现象”。

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我们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阅读与分析。值得庆幸的是,一些相关的研究发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例如,Tian Wang2014)研究发现,投资者对企业失败容忍度的增加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类似地,温军等(2011)提出,当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存在预算软约束时,即使企业研发失败导致不能及时履约,银行通常也并不要求企业破产清算,而是依靠“容忍”法则帮助企业脱离财务困境。由此,我们认为预算软约束实际上是债权人对企业更高程度的失败容忍,这种容忍不但保证了创新资金的持续投入,而且有助于消化创新失败风险,减少企业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励企业更敢于进行具有高风险性的创新投资,带来更多的创新产出。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实证工作并开始撰写初稿。

初稿完成之后,我们将文章投至一些学术会议,希望能够吸收有益意见进而完善文章。然而,令我们始料未及的是,文章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批评,大家基本上认为预算软约束在前期文献中一直作为“负面角色”被提及,因而不大可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尽管一再遭遇挫折,但我们坚信数据不会说谎,文章肯定有其价值所在。事实上,清华大学田轩老师在《创新的资本逻辑》一书中提及,当年他们提出股票流动性会抑制企业创新的观点(该论文最终发表于Journal of Finance)也遭遇诸多质疑,因为股票流动性在前期文献中太正面了。受田轩老师经历的鼓舞,我们对文章的理论进行再次完善,同时在文献回顾部分结合一些前期文献来说明预算软约束并非一直在扮演“负面角色”,以此减少一些学者先入为主的“质疑”。倍感荣幸的是,多次修改后的文章最终得以发表在《经济评论》,这里非常感谢两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

回顾整个创作过程,从灵感乍现到论文定稿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这些挫折反而是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懂得了写作甚至是生活的一些道理。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故事往往都离不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篇好的文章意料之外固然能吸引读者兴趣,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情理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对理论进行反复推敲,对数据进行严谨且细致的过滤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