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嬉笑观生活,怒骂成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0 08:54:07

 曹晖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最终见刊,虽然说不上历经艰辛,但真是被千锤百炼过。感谢审稿人,虽然被各种虐,但论文确实脱胎换骨;感谢编辑部,每次我们想放弃的时候,总有良言数语让我们重拾信心;感谢方观富老师,他对于文章的第一版给出了严厉的批评,使我们进行了彻底的修改;感谢长沙香樟,那是本文以现在的题目进行的第一次报告,感谢江飞涛老师当时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各个同行,因为他们的优秀,激励我们一直向前。

论文创作最初起源于两个背景:

一是,我们三位论文合作者刚好都在财经类院校工作,从教这些年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班上女生比例呈压倒性多数,且上课坐前排、答疑互动最认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女生越来越常见;与此同时,每年中高考或者各种竞赛放榜时,高分段女生也越来越普遍;我们忍不住好奇男生都去哪里了。有好几次我们在微信群里,很认真地跟几个同行讨论,是不是现在的考试方式对男孩子不利?过往,我们不断鼓励女性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不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会不会某一天,我们反过来要开始鼓励男性积极撑起另外半边天?中间会不会刚好有一个稳态平衡?

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很多时候这是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鼓励部门同事或员工之间更大范围的合作之举,当然也是寄希望于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很好奇,这背后的逻辑机理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系列指标可以反映干活不累的程度和原因?以及为什么有的时候可以充分实现干活不累?而有的时候则事与愿违?

巧的是,我们三位合作者刚好男女性别比例21,在思维碰撞过程中也确实感受到了男性和女性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冲突与互补。更巧的是,我们在找具体研究对象落脚点时,发现创新发明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干活不累的要求。因为创新发明充满挑战、鼓励合作,尤其强调优势互补,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以创新活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检验我们的一些想法。

实证研究是基于数据进行的,如果没有合适的数据,任何想法都无疑会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获得创新团队中的性别构成,恰好企业创新调查可以满足我们的这一需要,而衡量企业创新绩效的指标并不难获得。由于这一数据缺少足够多的企业信息,我们也很自然地想到要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这么一来,我们便心中有数,这篇文章肯定是可以做的。

于是我们清理好数据,考察性别平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的确表明性别平衡有利于企业创新。在进行了各种稳健性分析之后,结果依然成立,这给了我们较多信心。我们开始思考,到底背后是什么因素在发挥作用呢?我们尝试探讨了好几种可能性,譬如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等,发现似乎都没有很强的解释力。最后我们尝试了性别观念,因为性别观念一方面比较外生,潜移默化中不易察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或习俗对大家的影响非常普遍,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感觉十分明显。此外,刚好也有一支新近比较热门的文献作为支撑。结果我们发现越是性别歧视观念盛行的地方,性别平衡对企业创新的正面影响就越低。尽管很难说这是背后的机制,但这一结果还是比较有趣的。至于机制探讨,论文一开始则更多地借助于对相关经济学、心理学文献的引用,说实话,直接探索机制真的棘手。

初稿写到这里即收尾了。但在我们投稿及返修的过程中,审稿人和我们都发现论文的故事逻辑并不十分完整,从性别平衡到创新的逻辑链条并不是非常清晰。我们发现机制分析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于是,我们在进一步拓展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选定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中关于社会交换取向的有关理论和量表,设计问卷补充采集第一手调查资料,探讨异性合作与个体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深入探索团队性别构成如何影响组织创新绩效。还好,最终结果表明女性研发人员的广义交换倾向可能是我们结果背后的机制。至此,论文方最终成型。

生活可以嬉笑观,怒骂成文却不易,我们且行且珍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性别平衡、性别观念与企业创新》载于《经济评论》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