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用结构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16 08:08:14

 

王勇 陈诗一 朱欢

(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大学)

这篇文章的选题源于我们曾经编写的《中国发展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8-2019)》第十四章《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综述》。当时,我们系统梳理总结了2018-2019年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发现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源转型、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问题,但是非常缺乏直接从新结构经济学关于产业异质性的视角、内生产业结构的视角、以及禀赋驱动的产业升级的视角直接切入去分析环境污染与相关政策问题。于是,我们展开了这篇文章的撰写工作。

新结构经济学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为工具,以中国发展、转型经验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总结一个经济体各种结构及其变迁的决定因素及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有关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自主创新理论,发展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体系。我们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即给定时点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技术结构,而各个产业在环境污染强度和环境治理上存在异质性,环境结构的变迁进一步会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以此循环累积实现产业升级,开展研究。同时我们对我国产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典型事实刻画,从微观企业、中观二位码行业分析产业在资本密集度、污染强度和环境治理上的异质性,然后到相对宏观视角的四大类产业的静态和动态变化。

新结构经济学非常关注产业之间在资本密集度上的异质性,因此我们首先测算工业内部每个细分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并按照资本密集度将36个工业细分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同工业行业在污染排放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要厘清各行业的减排潜力,我们有必要从行业特征着手,分析行业特征与污染排放的相关性,按照各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将36个工业细分行业划分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和清洁型产业。然后根据资本密集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将行业的分类交叉重新划分为如下四大类:劳动密集型且清洁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且污染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且污染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且清洁型产业。最后,结合多个数据库分析四大类产业在企业、区域上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动态变化。

我们发现在平均意义上,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更加可能为清洁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产业通常更倾向于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并且不同产业在环境治理投入上也体现了差异性。企业相对资本密集度对污染排放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四大类行业分成三大区域进行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尽管资本密集型且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但是这些产业大多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和采矿业,这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密不可分。希望上述这些定量的特征性事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并且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引导我们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环境经济学分析。

从文章选题、文献梳理总结与数据清理,到完成初稿,再到不断打磨修改最终录用的这段历程,我们花费了两年时间,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给出的宝贵意见,给予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按照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论文,感谢编辑老师在最后校对过程中对文章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语言表述、文章图表等内容都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意见,以确保文章的严谨性。近些年,从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也日益丰硕,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同致力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祝愿新结构经济学的明天更美好。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事实、逻辑与展望》载于《经济评论》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