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从环境规制视角理解重污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发布时间:2022-06-17 15:17:29

 

范源源 李建军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论文从最初写作到被接收历经两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修改和反复打磨,最终在有幸在《经济评论》上发表。在此,我们将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是选题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决定居民部门的收入份额,而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础。因此探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绿色信贷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探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绿色创新等的影响,然而,绿色信贷政策对劳动份额影响的研究却被忽略。本文尝试从环境规制视角出发探究中国重污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原因,将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提供参考。因此,在论文写作之前应该明确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是否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二是论文的写作过程。直接研究绿色信贷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绿色信贷实施力度的衡量指标难以度量,即使能够找到替代指标,也可能存在测量误差。此外,研究中也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和遗漏变量等问题造成估计结果的偏误。此时,2019年第4期发表在《经济评论》上的丁杰老师的论文《绿色信贷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策略性反应》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借鉴其思路,论文以201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去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异质性效应。具体来说,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动态效应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熵平衡法、安慰剂检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度量指标以及用子样本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证明本文估计结果的有效性;从人力资源升级以及融资约束效应两个角度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内在机制;从产权性质、劳动密集度以及企业经营风险等多维度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异质性效应;提出要完善绿色金融体制以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绿色创新、重视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政策建议。论文内容既丰富了绿色信贷政策与劳动收入份额因果识别的政策研究,也为实现环境规制与劳动收入份额“双赢”提供了实证支撑。

三是投稿与修改。向《经济评论》投稿到被录用历时不到6个月,编辑部老师认真且高效率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论文经历了三轮外审,两位审稿专家从文字写作和实证分析上都给出了深刻的建议,让论文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录用之后,编辑部老师逐字逐句对文章进行了编校,对文章的理论模型部分进行再次推导,并给出修改意见,让论文得到进一步完善。可以说,论文的最终成稿离不开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的帮助。

回顾整个论文撰写过程,我们收获颇多。论文的选题来自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论文的研究设计离不开对经济文献的阅读和借鉴,论文的写作也经过反复斟酌、不断修改。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做有社会价值的研究。

 

(《绿色信贷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源与信贷资源再配置视角》载于《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