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税制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包容性TFP视角
发布时间:2022-04-12 08:55:58

 

于井远

广东财经大学

论文得以顺利通过终审和发表,作者倍感荣幸,这其中离不开三位审稿专家严谨而细致的审稿和编辑部专业负责的工作。至今回想起来,每次给编辑部电话时,那种忐忑的心情总是能被编辑部老师的一两句话轻松化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从税制结构改革的演变历程和政策走向看我国税制体系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完善中逐步完善税制结构有利于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基于此,论文将研究目标定位在税制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这一视角,以期研究税制结构优化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9月确定选题起,我们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打磨修改这篇文章。投稿后恨不得每天登录系统查看最新状态,经过煎熬的等待之后,收到了外审意见。三位审稿专家从论文选题、研究框架、实证设计、政策建议等诸多方面给出了非常详尽、严谨的修改意见,甚至部分意见让我感觉这篇论文几乎已经没有再发的必要,但非常幸运的是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还是给了修改机会。我们决定要珍惜这次修改机会,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逐一完善。文章得以成功录用,首先得益于审稿专家的建设性修改意见,使文章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当然,整个修改过程对笔者而言也是次非常宝贵的自我提升机会。

具体论证过程中,税制结构的内生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起初笔者使用同一省份其他城市的税制结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当然也选过滞后一期值和系统GMM法进行印证。审稿意见返回后,得到的却是否定性的意见,审稿专家认为其他城市不仅通过税收竞争影响本地经济增长,同时间接税也会影响其他城市产业结构,进而通过地区之间的贸易影响本地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当前的工具变量并不合适。因此,解决内生性的问题便成为了此次修改的一大挑战,因为国内学者中大多是使用省级数据和系统GMM法研究其内生性,在工具变量的选择上可以借鉴的文献并不多。当然,这里要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犀利点评。为了克服其内生性,笔者使用了两种方法:寻找新的工具变量和外生冲击。在新的工具变量构造上,主要是借鉴了LiuFeng2015)发表在Public Choice上的论文 “Tax Structure and CorruptionCross-country Evidence”,使用2003年同一省份其他城市税收结构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并以城市间距离的倒数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借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克服其内生性问题。在寻找政策冲击上,由于样本的时间限制,比较适合的外生冲击是营改增改革,但是营改增主要是以“地区+行业”为主要特征,虽然最终检验结果证明了结论,但由于使用地级数据无法全部剔除行业方面的干扰,最终还是选择了历史工具变量法。

总的来说,这次稿件能被录用,不仅得益于审稿专家所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得益于编辑部老师高效率的工作!在以后的科研学术路上,三位审稿专家的犀利点评也将持续点亮我每一次的写作与修改过程。

 

(《税制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载于《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