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从国家时事中发掘和打磨创作思路 用学术研究来领悟和助推宏观政策
发布时间:2021-11-22 15:46:46

 

郭进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作为通讯作者,在收到《经济评论》录用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即与合作者进行了分享。高兴之余,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稍微放一放,来整理一下论文写作所经历的枯燥与兴奋、挫折与惊喜。其中,我们感悟最深的莫过于从国家时事中点亮论文创作思路,并利用学术研究来理解、领悟和助推宏观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彷徨,特别是当实证结果与宏观政策存在冲突时,我们深深陷入了如何解释现实情况与政策目标之间不一致的苦恼。在此,将我们的思考分享出来,与诸君共勉。

一、疫情与学术思考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多个地区爆发和传播。当时正值放寒假过春节,看新闻、追踪疫情动态成为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有下面两条新闻触动了我:

其一,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转移和治疗急需一种特殊的救护车——负压救护车,而生产这种救护车需要国际产业链的配合。但疫情爆发突然,部分重要零部件进口受阻。在这种紧急的状态下,安徽奇瑞瑞弗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等车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的交付。当被问到在国际产业链受阻的情况下如何完成生产线的组织和零部件的调配时,相关负责人都明确表示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协调以及国内大市场的优势。

其二,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企业开启并加快了全面复工复产的步伐,但此时国外疫情肆虐,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再次面临障碍。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大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再一次发挥了功能,帮助企业渡过了去库存的难关。那段时间,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在修复产业链、激发消费潜力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也被祖国市场经济的广阔、深邃和强大所深深震撼。

二、选题与新闻联播

仍记得一年前的一次跑步,我习惯带着耳机听新闻联播。在一次新闻联播中,主持人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讲话,并强调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这之后,双循环、国内大市场等重要概念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连续冲击我的思维。

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经济,一个比较连贯的思路便是将国内大市场与城市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下国内大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我觉得这一选题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原因在于作为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即国际市场的作用被广泛关注,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在内需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市场更加复杂多变的今天,研究这一选题不仅是对国内市场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和效应的一次梳理和探讨,而且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市场整合、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并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证结果与宏观政策的冲突

说干就干,我们首先采用市场潜力来刻画各城市对国内市场的可接近性,并将其与各城市的GDP增长率做了散点图。实事求是来说,当倒U型曲线呈现出来的那一刻,我非常失望,甚至考虑过放弃。倒U型关系意味着国内市场潜能的经济增长效应居然出现了下降,从表面上看,这与我国宏观政策所倡导的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存在冲突。是不是国内市场潜力算错了?我们核实了数据及测算过程,并没有发现错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我们坚持了下来,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拾了信心:(1)在观测样本中,尚没有城市的国内市场潜力超过倒U型曲线的顶点,即所有观测样本均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国内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提升依然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只不过促进作用出现了下降;(22019Brülhart等的文章《The Shrinking Advantage of Market Potential》在全球五个新兴经济体和三个成熟经济体中也观察到了市场潜力优势不断下降的情况,由此可见,我们的发现并非孤立;(3)国内市场潜力与城市GDP增长率的倒U型关系并不与宏观政策相冲突,反而打开了新的分析思路,即解释造成国内市场潜能的经济增长效应出现下降的原因,然后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四、基于中国现实情况的重要拓展

在论文的投稿和修改过程中,两位审稿专家用他们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敏锐判断力、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给出了严谨而细致的修改意见,并为这篇文章增添了许多光彩。例如,在我国统一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跨地区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面临着市场分割带来的制约。审稿专家敏锐地指出市场分割会带来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进而限制国内市场潜力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建议我们考虑市场分割的影响。在《The Shrinking Advantage of Market Potential》一文中,Brülhart等(2019)从脱离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和跨区域贸易成本下降两个层面对国内市场潜力不断式微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纳入对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分析,相对于Brülhart等(2019)是一个明显的贡献,也是基于中国现实情况的一个重要拓展。

五、用学术观点助推宏观政策

我们指出,正确地理解国内市场潜力与城市GDP增长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国内市场潜力依然显著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但促进作用出现了下降;二是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向去工业化变迁,外围城市在贸易成本下降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分别解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由于我国的市场分割状况整体上趋于改善,因此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并不成立。基于此,我们从警惕城市过早地全面去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服务贸易发展、推动城市间产业互补、解决造成市场分割的基础设施短板和体制机制障碍等角度,为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助推了“十四五”时期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建议学者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论文是自疫情以来我们对中国国内大市场与城市经济增长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后的文字沉淀,也凝聚了审稿专家、编辑老师的心血。在论文的几轮校稿中,编辑老师字斟句酌地进行校对,并就文章的细节问题与我们进行了数次电话沟通,严谨、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是我们发表论文的额外收获。

 

(《国内市场潜力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效应演化和机制分析》载于《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