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从企业认识区域一体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1-05-28 10:18:15

 

邓慧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拙文《区域一体化与企业成长——基于国内大循环的微观视角》新近在《经济评论》刊发,能有机会通过《经济评论》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继续与大家分享和交流限于篇幅未能在原文中呈现的一些思考与探索,倍感荣幸。

如标题所示,论文根植于中国区域经济的丰厚土壤,讨论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我们尝试通过一个具体区域战略的实践,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察,以及对影响机制的讨论来建立“区域-企业”、“政府-市场”的分析框架。这样的分析框架,可能会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区域经济的故事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对于区域经济学而言,企业并不是非常传统的研究对象,但这些年,对企业的关注逐渐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特点。为什么会产生区域-企业这样一种微妙的议题联系?我理解,这是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学人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宏大、复杂的历史素材寻找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区域经济所展开的探索与思考。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视线下移和焦距变小,只是人们理解经济世界的不同方式,但是,从认识论来看,透过企业具体而微地阅读区域经济,毕竟具有不同的含义与意义。就好像《纳尼亚传奇》里的那个魔幻衣橱,狭小的衣橱只是入口,是连接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通道,我们打开衣橱,往里面走,会发现里面的空间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这就是学术研究的魅力。

毫无疑问,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政策等都是最正宗的区域经济学议题,因为这些领域“区域性”色彩强烈。相比而言,区域一体化却要复杂一些,它既可以发生在一国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国家之间。其中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早已突破经济的框架,向着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网络等多领域全方位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以邻为壑”的地区性市场分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区域一体化成为一个边界清楚但效果模糊的存在。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地理边界很清晰,但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涉及中央和地方以及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使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虽然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三大引擎,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其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三大区域内各个省市独立实现的。

想要理解这种多元主体相互掣肘的“复杂”的区域一体化,企业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区域一体化的核心要义是要素自由流动,而企业是资本、人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跨区域的经营活动是驱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力量。同时,区域一体化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规模扩张、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以及人才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因此,企业可以说是观察区域一体化效果的微观场域,也是理论构建的逻辑支点。如何激发企业创新?如何缓解融资约束?如何利用大国大市场?把这条线索理清楚了,才能以微观的视角、广阔的视野刻画区域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真实地认识、理解中国区域一体化。

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既要足够大又要足够具体,两者都很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叫“日用即道”。当然,这句话可以作多种阐释,我个人的理解,道是从社会事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抽象出来的,其最根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经济学与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认识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因此脚踏实地的问题意识和真诚质朴的现实情怀才弥足珍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论文写作的宏观背景,也是研究的目标指向。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演绎着以强大国内市场支撑国内大循环并带动国际循环的一条现实路径,促进国内大循环,必须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消费持续升级,保证企业享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关注的核心议题。

但如何以小见大,如何做细做实?在写作过程中,上述问题始终伴随着我们。基于多次的长三角区域深入调研,以及对重要政策文件、会议与一体化进程的前期梳理,我觉得可以从这个比较熟悉的区域切入进行观察与思考。因为长三角区域地位特殊,其一体化发展事关全局,对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带动性,它代表着国家区域战略演进的一个新高度,也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地方行动之间的良性互动。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确定后,反事实推断方法的选择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孤立地说企业成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进行比较,找到差异,找到因果关系。具体来说,我们不仅要比较长三角城市群内外的企业,还要考虑区域一体化前后城市群内企业的变化,前者是从横向差异中找影响,后者是从纵向变迁中找影响,而精确地理断点回归方法(GRD)在这类因果识别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们通常评估模型和估计方法是不是适合一篇论文,不在于其是否复杂和精致,而在于是否能帮助我们了解数据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是否能够回答研究者关切的问题。由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对更加深入和更为精细地刻画微观主体行为的强烈需求,且从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传递的信号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通过引入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评估不同政策的效果,寻找更加精准、深刻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成为实证经济学的焦点和发展方向。基于非实验数据发展出了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合成控制、断点回归等政策评估方法,虽然这些非实验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但由于随机对照实验代价高昂、条件严苛,依靠这些“准”实验识别特定情境下的因果效应在统计上仍具有令人信服的可靠性。观察、识别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复杂现象和经济规律,使认识越来越接近真实,这就是最大的研究动力,而热爱会把所有的辛劳都转化为内心的充实和愉快。

论文在投稿后幸运地获得《经济评论》编辑部开放日·审稿快线(第4期)的展示机会,会上提出的严谨、细致的修改意见极大地提升了论文质量,让我们受益匪浅。从微观层面来增进对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解,这是一个学科长期的探索。我们想做的,就是通过一些新的尝试,从企业视角看见并认识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力量,并引申出政府和市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角色方面的一些新思考。

 

(《区域一体化与企业成长——基于国内大循环的微观视角》载于《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