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从政策明晰程度视角探讨产业政策效果
发布时间:2021-05-28 10:17:40

 

陈兴雨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我对产业政策效果这一研究方向的探究始于摸索和缘分。在师门研讨会上,导师通过学术聊天的形式让我们找寻未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这次广泛阅读产业政策领域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已有成熟的研究体系、多维的研究角度让我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通过浏览和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中国的产业政策相比其他国家更趋复杂,现实中存在产业政策失败的现象,由此也引发学术界的多次激烈探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决定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出发,尝试在把握我国产业政策特征、产业政策导向动态调整等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来找寻论文的研究思路。为此,我们浏览了各部委、行业协会等官方网站,手动搜集我国针对各行业颁布的产业政策。政策搜集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我国产业政策数量多、细分行业多,筛选有效政策、将产业政策与行业一一对应、剔除重复政策等工作更是考验作者的耐心和毅力,最终耗时两个多月我们整理出了我国2009—2018年来的产业政策清单。

在研读产业政策文本时我们发现,中央各部委颁布政策时,对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部分政策的产业发展目标明晰可量化,部分政策则仅强调产业发展导向,并未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每一项政策基本都带有明显的市场主体导向性和路径引导,所使用的政策工具分别作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经过检索、学习相关研究文献,我们认为从政策明晰程度这一视角来探究产业政策有效性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思路。

在找寻学术问题和确定研究思路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希望能够从政策目标明晰抑或是模糊入手,但仅关注政策内容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厘清产业政策效果差异背后的逻辑。其次,我们关注到产业政策清晰与否与信息传递相关联,现有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两级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引发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范围则集中在公共政策领域。在不断搜寻和总结有关政策模糊、地方政府行为、政策执行相关研究时,我们发现对产业政策明晰程度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不多。在我国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恰恰发挥着决定政策效果的主导性作用。于是,我们决定以产业政策明晰程度为切入点,研究不同明晰程度产业政策背后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对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

我国产业政策的落地过程涉及中央政府的考核激励、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是两级政府间复杂的博弈和关系处理过程。我们借鉴HolmstromMilgrom1991)的模型思路,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产业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以便更清晰地呈现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的目标和动机。产业政策明晰程度决定了地方政府绩效的可识别程度,进而影响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激励的强度,由此我们在中央政府对地政府的政绩考核函数中引入产业政策明晰程度系数,构建地方政府成本和收益函数,分析地方政府差异化执行产业政策和差异化选择政策执行手段的行动逻辑。模型推导结果显示,明晰程度更高的产业政策得到的执行力度更高,效果也更好。与此同时,产业政策的明晰程度也会影响执行手段的选择偏好,明晰程度降低时地方政府会更倾向于增强非财税手段的使用意愿,相应降低财税手段的选择意愿。

理论模型的推导结论还需实证检验,产业政策的科学量化正是进行合理的政策评估和实证分析的重要前提。已有研究中有关产业政策量化的方法可总结为以政策数量和政策工具为代理变量、设置虚拟变量以及内容分析法三类。前两种方法已经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应用,如果能够基于我国现实颁布的产业政策进行指标构建,也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拓展。我们结合已经搜集的产业政策清单进行产业政策的量化。在政策文本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政策同时涉及多个行业,不同部委出台的政策也多有重复。为此我们提取出政策文本中提及的行业,将一份政策文本与多个行业相匹配,同时对半年内同一部门发布的同一类型的政策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一条政策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效力赋值,最终得到可以用于实证分析的明晰型政策效力模糊型政策效力数据。这一工作费时费力,在此衷心感谢课题组的师弟师妹们,三千多条政策的逐一阅读、分类是在大家的合作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

考虑到产业政策干预的本质均通过对企业产生影响,政策能否取得实效也取决于企业行为绩效是否与政策意图相一致,我们决定从微观视角选取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依据时间和企业所在行业对wind企业数据和产业政策变量进行匹配;其次,引入省份特征变量,依据时间和企业所在省份将数据进行匹配。最终得到样本数为17053的非平衡面板数据。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论文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在完成论文并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后,我们选择向学术声誉一流的《经济评论》投稿。《经济评论》的审稿效率非常高,论文提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送外审。两位匿名审稿人给出了严谨而细致的专业意见,令我们受益匪浅。依据审稿人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相应地进行了认真的修改。经过返修后,论文质量有较大提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贴合程度更高,逻辑性更为连贯,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

在后期稿件校对过程中,《经济评论》编辑部的几位老师令我们既感动,又惭愧。老师们电话里与我们反复讨论确认诸如词句选择、公式标识、参考文献期卷号、概念的确切含义、数据出处等数不清的细节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源于自己的粗心大意,而有些问题则是因为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够,词不达意。这些非常细致的修改意见让论文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近两年的论文写作和投稿过程让我感慨颇多。科研是严谨的,小到标点文字,大到研究思路,都需要认真对待、反复推敲。寻找思路、修改论文的过程枯燥漫长,但历经挫折后论文成功发表又是快乐的,这大概就是学术的独特魅力吧。

 

上下兼顾的地方政府与产业政策效果——基于政策明晰性的研究视角》载于《经济评论》2021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