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从市场分割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悖论”
发布时间:2020-12-15 09:32:06

 

王明涛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很荣幸收到《经济评论》编辑部的邀请,让我们讲一讲论文创作的过程。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好,能够让读者看到文章由萌芽到成型的整个过程,而不只是发表在期刊上的精华,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播,通过阅读别人的创作灵感,来启发自己的创作思路。

我们的创作起点要从中国的贸易现实说起。入世以来,中国外贸出口从2001年的2661.55亿美元增加到到2019年约2.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44%,并在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效果是显著的,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在当前的世界贸易格局下,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大而不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出口的产品具有低价格、低质量、低利润的三低特点。就价格特点而言,企业出口需要支付更多的固定成本,通常在国外的售价也会更高,但是,中国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产品价格低于在国内销售的价格,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现有的研究认为,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是因为企业出口加成率较低,这一现象在学术界被称为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悖论。很多学者从政府补贴、出口退税、市场竞争与生产率等角度进行了解释。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关注过国内广泛存在的市场分割问题,也阅读了关于市场分割的大量文献。由于地方政府出于政治晋升、税收等方面的考虑,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行政区域之间通常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国内市场被人为分割,具有碎片化特征。我们思考,市场分割会阻碍要素自由流动,这可能进一步影响企业成本及其出口行为,会不会导致出口企业具有低加成率?我们又查阅了相关文献,看到许明和李逸飞老师发表在《世界经济》的文章《中国出口低加成率之谜:竞争效应还是选择效应》,他们在研究展望中认为市场分割很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低加成率,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于是,我们开始构思文章结构。

一篇学术论文的理论部分会对文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利用数理模型表达文章思想会比较严谨,同时更加简洁、方便阅读。我们准备在MelitzOttaviano2008)理论模型框架基础上进行分析,把市场分割这一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中,分析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悖论”的深层次原因。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显示,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加成率负相关。通过影响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会提高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成本,阻碍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很多企业进而转向出口市场,导致出口市场竞争加剧,产生竞争促进效应大于选择效应,降低了出口企业加成率。而且,国内市场分割导致的市场碎片化,不利于产业集聚,出口企业没有办法利用集聚效应减小边际成本,这也会导致出口企业加成率降低。

数理模型的推导结论依赖于一系列假设条件,中国的贸易实践是否符合模型的结果,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于是,我们开始着手收集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理论结果进行检验。这里涉及两个关键指标:市场分割和企业加成率。其中市场分割的测算方法已经较为成熟,相对价格法能够较好地对其进行衡量;企业加成率的测算,以往的加成率主要采用会计法来测算,简单方便,但是不够精确。我们采用De LockerWarzynski2012)的方法测算企业加成率,他们放松了需求结构、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条件,并在生产函数的估计中控制了不可观测的生产率冲击,有可能获得一个更为准确的企业加成率估计。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兄李宏亮博士,由于该种方法测算程序较为繁琐,在stata运行程序过程中总是会报错,每次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时,我都会向李宏亮师兄请教,而他也总是不厌其烦,放下手中的工作帮我处理。使用的样本为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该数据库同时包含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我们可以对这两类企业加成率进行比较,考察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这两类企业的加成率差距。

实证检验结果是否可信,关键在于实证方法是否规范、严谨。我们构建了基准计量模型,对论文的主要结果进行检验,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现在的计量分析需要做大量的稳健性检验,以观察基准估计结果是否稳定、可信。为此,我们分别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的内生性、市场分割替代指标、出口替代指标、样本选择偏差、剔除既出口又内销企业样本等角度对基本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核心结论仍然成立。剔除既出口又内销企业样本的检验是根据匿名审稿人的建议添加的,这里要感谢审稿人对文章的建设性评论。审稿人认为有些企业同时出口与内销,如果是从企业层面的回归分析,这类企业可能会导致结果偏误。这一点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的确忽略了,于是我们根据审稿人的建议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是稳定的。在做两个变量的因果分析时,除了直接检验X是否影响Y,还需要弄清楚X通过什么渠道影响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有助于我们厘清因果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为此,我们对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前文理论分析部分指出,市场分割通过市场竞争和集聚弱化效应两个渠道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我们分别构建计量模型对这两个影响渠道进行了验证。

稿件完成以后,正逢首届开放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论坛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我们便投稿参会,希望能够获取更多专家学者的指导,这里特别感谢南京大学方勇老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许明老师的建设性意见。论坛结束以后,我们又对论文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我们选择《经济评论》投稿,论文很快通过了初审并送入外审,大约一个月左右,202032日收到了两位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我们按照审稿人的建议对论文进行了认真修改,325日收到了编辑部的录用通知。从投稿到录用,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编辑老师和审稿专家都很高效,为他们点赞!在稿件校对过程中,编辑部彭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文中每句、每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斟酌,让我受益良多。

最后,衷心祝愿《经济评论》杂志越办越好,能够引领经济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悖论:基于市场分割的再检验》载于《经济评论》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