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以高质量人力资本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0-10-05 15:33:11

 

何小钢  罗奇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论文选题的灵感来自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抢人大战。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抢人大战在全国各城市轮番上演,主要通过下调落户门槛、提高购房或租房补贴等手段来吸引人才。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有超过150座城市出台了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与2018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涨超过40%,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人才争夺战中。为什么各地方政府突然不惜血本地招兵买马?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未来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产业转型升级,而这离不开具有一定素质和水平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各地方政府很清楚要转变增长方式人才是根本,并寄希望于依靠人才红利带动产业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时期,人口红利被认为是造就这一中国增长奇迹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红利人才红利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出对劳动力投入要求的截然不同。人口红利只强调劳动力投入数量,而“人才红利”在数量的基础上,更为强调劳动力投入的质量。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是低劳动力成本导致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占主体,很显然,这种模式的增长不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新时期下,我们的关注点应由劳动力数量转向劳动力质量,人才红利或许可以取代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那么,实际中,中国地方政府是否真的可以借助高质量人力资本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到底有多大?进一步地,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如何?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便开始了论文的研究。

在实证设计部分,由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往往相互影响,而且地区习俗、观念等因素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双向因果和遗漏变量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成为准确评估二者因果效应的关键与难点。所幸的是,中国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中高质量人力资本供给在2003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为准确识别人力资本对城市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中国于1999年开启了以高校扩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扩招当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较上一年增长约50%,与之相对应的是,2003年高校毕业生数开始急剧上涨,高质量人力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张。然而,由于高校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高校扩招对不同地区招生数量的冲击是异质性的,对于扩招前拥有高校数量越多的城市,该冲击越大。另外,各地高校招生以本地生源为多数,即使是外地生源,大学毕业后考虑到社会关系、工作信息等因素,也倾向于留在毕业地工作。因此,城市招生人数越多,新增就业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人数就越多,这就使得双重差分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根据以上逻辑,我们识别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思路是,比较扩招前高校数量多的城市与高校数量少的城市在2003年前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探讨了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以及对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回想起写作和发表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感激。两位极其认真负责的匿名审稿专家对论文的点评切中要害并提出了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我们对本研究的内在逻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经济评论》编辑部的老师工作效率极高,在论文的校对过程中耐心且严谨,多次与我们进行沟通,进一步提高了论文的质量。

 

(《高质量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自高校扩招的证据》载于《经济评论》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