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聚焦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与农民工的可行能力
发布时间:2020-06-29 16:57:12

 

祝仲坤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华灯璀璨,这是城市,亿万农民艳羡的城市,这里有亿万农民的梦想,然而户籍制度横亘在中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鸿沟,在中国,脱农向城的步伐一走就是四十年,然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至今日,中国仍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每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候鸟般在城乡之间奔袭谋生。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农民工是其中的主角,他们为缔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可以说,关注农民工就是关注民生。我一直格外关注农民工问题。由于出生于华北地区一个以外出务工为主的农村,村里的男劳力大多是木匠或者瓦匠,常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务工谋生,所以我对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比较了解,这也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真正从学术视角看待农民工问题始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导师的国家课题加之我个人的研究兴趣,从此我便一直聚焦农民工问题。

当前,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了户籍制度外,从子女教育、住房条件,到就业条件、社会保障,学者们各抒己见。其中的部分研究认为,市民化进程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让农民工逐步享有与当地市民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农民工问题实质上就是其公共服务权利缺失问题。从已有研究来看,已经有学者致力于评估就业、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务内容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作用,但聚焦公共卫生服务,探究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相关研究仍十分鲜见。

2013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40个城市启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见,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可能已滞后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进程,论文的研究主题由此得以确定下来,本研究力求解答公共卫生服务到底在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如何评估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是本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福利水平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发展状态的集中展现,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农民工城市融入状态。传统经济学研究一直以收入、消费衡量福利水平,但这一指标因忽略了福利的多维性与复杂性而饱受诟病。基于对传统福利测度思想的批判与反思,阿玛蒂亚·森重新界定了福利的内涵,提出了可行能力理论。为此,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论文从防护性保障、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精神感受及政治参与等层面对农民工的可行能力进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系统考察了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福利水平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对改善农民工城市生存状态、提升农民工福利水平的重要价值,从而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铺就农民工市民化之路提供证据支持。

知易行难,写作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可行能力,到IPWIPWRA方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再到遗漏变量检验,一个个难题、一道道难关,最终攻克,文章定稿。在投稿阶段,我要由衷地感谢《经济评论》审稿快线(第3期)公共健康、医疗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位审稿专家的意见切中要害,让我获益匪浅的同时,文章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责任编辑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风格,使得文章顺利发表。

吾辈深知,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自当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与农民工的可行能力——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载于《经济评论》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