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关于资本深化与行业TFP增长的写作历程
发布时间:2019-07-18 09:08:46

 孙早  刘李华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非常荣幸受《经济评论》编辑部的邀请,让我们写一篇《资本深化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论文故事。

本文的灵感来源于对现实经济的观察和对政策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并做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而非传统的要素驱动。工业转型升级客观上又需要以大规模工业资本投资作为支撑,中国工业的资本深化不可避免地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许多文献中,资本深化通常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如何从理论和经验层面全面梳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中国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现代工业发展史上,钢铁工业在50年代和60年代获得了大量的资本投资,引进氧气顶吹转炉和连铸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使钢铁工业TFP得到极大提高;美国在战后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和《瓦格纳法案》等导致实际工资的急剧上涨,实际工资的提高促进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同时,政府大量资助新建工厂与购买设备,进一步推高了人均资本水平,与之相伴的同样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高速增长。这就是说,资本深化并非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必然意味着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换言之,必须重新研究和检验资本深化与TFP增长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政府制定高效的工业投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明确了文章的选题后我们检索了已有文献,发现有少数文献认为资本深化能够促进TFP增长。这些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考虑了机器设备中存在着体现型技术进步,另一类则将偏向型技术进步引入生产率分析中,但是两类文献均未考虑行业的异质性问题。于是,结合已有文献,我们明确了研究的切入点和思路,即从发生资本深化的行业特征、资本深化的结构以及引起资本深化的原因三个维度来分析资本深化对TFP增长的影响。

沿着这一思路,我们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探讨当资本深化发生在不同特征的行业、固定资本投资中设备资本比例不同以及资本深化发生的动因不同时,对TFP增长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形成初步的判断;进而建立理论模型,形成三条待检验的假说以及一条关于所有制结构的推论;最后对假说和推论进行逐一检验。与预期相符的是:资本深化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与行业特征有关,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资本深化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当资本深化的动因是偏向型技术进步时,人均资本提高对TFP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反之,当资本深化由政府政策或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时,资本深化的积极作用会减弱;所有制结构是制约资本深化对TFP增长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国有企业产值增长率较高时,资本深化对TFP的正向作用较弱,但是,所有制结构并不是解释TFP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所有制结构的投资效率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和政府干预状况有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结果显示当设备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增加时,并没有显著增加资本深化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甚至削弱了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在排除了理论分析、数据整理、计量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尝试寻找这一明显有悖于逻辑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最终发现,是由于统计年鉴缺少按行业划分的不同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数据,即计算设备投资比重时只能使全部行业采用统一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经过反复思考和充分论证,我们证明了设备投资比重的增加事实上能够提高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资本深化对TFP增长的影响时,不仅同时考虑了体现型技术进步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内在影响,而且考虑了行业异质性的影响;第二,将体现型技术进步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含义进行引申,分别用设备投资比重与政府干预程度来刻画,从而得到更具现实意义和具有可操作性政策建议;第三,研究发现资本深化并不一定意味着粗放型经济增长,只要伴随着技术进步或效率改善,资本深化就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促进TFP增长。

201810月初我们向《经济评论》编辑部投稿,很荣幸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在投稿后两个星期就进入了外审环节。外审专家的审稿效率也很高,在肯定了本文的选题和研究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量极富建设性的意见。得益于这些宝贵的意见,我们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消除了之前存在的假说之间存在割裂感、稳健性检验不足等问题。终于,经过外审专家的复审和编辑部的审核本文被录用。从投稿到见刊,历时九个月,整个过程使我们受益匪浅。

 

(《资本深化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工业1990-2013年的经验证据》载于《经济评论》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