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遵循内心的呼唤而作
发布时间:2017-06-26 17:22:19

 

杨洲木
(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接到编辑部“论文故事分享”的邀请,已有些日子,时至今日,回望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仍然心潮涌动。
与“新结构经济学”的美丽邂逅是在2016年6月底,当时的我正在为如何提高论文写作的文笔而“苦恼不堪”,甚至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朋友建议我研读林毅夫老师的文章,感悟林老师的大家风范。虽然以前对林老师的传奇经历略有耳闻,但我对林老师的人生经历、研究方向以及作品还远谈不上熟悉,于是听从朋友的建议,开始搜索林老师的相关资料,跃入眼帘的第一篇文章是:《给表兄李建兴的信——台湾人也要做中国的主人》,当读到“基于对历史的癖好,我特地去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但是长城的雄壮,故宫的华丽,并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战国时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筑的都江堰。由于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还在惠及众生。当我站在江边,听那滔滔的水声,真让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为后世子孙千万年之幸福,贡献一己之力量,实有愧此生之叹!”的时候,我竟然“无语凝噎”(注:感谢百度百科,让我能够快速地搜索到林老师的相关资料,呵呵)。暗涌的文字背后,流淌着林老师的家国乃至普世情怀。当时,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能够让林老师写出这些文字呢?仔细一想,只有非凡之人、才能写出非凡之文。如果不是胸怀国人以及人类福祉,如果不是满怀悲悯之心、悲悯之情,如果不是遵循内心真正的呼唤,那么一定写不出这样的传世之作。感悟到了这一点,我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随后的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甚至可以说是焚膏继晷,一直在林老师的论文、时评、随笔、演讲以及访谈里徜徉,读了不下100篇相关文章,期间也通读了《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新在何处》、《繁荣的求索》等著作,愈发折服于林老师一以贯之的逻辑思辨,内心深处已经蕴藏了想在新结构经济学方向努力的念头。
2016年8月,林毅夫老师和张维迎老师的产业政策之争渐起波澜,随着张维迎老师的“废除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的观点的提出,我开始有一丝迷茫(注:迷茫的原因在于,张维迎老师也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我更是通读过多遍)。短暂的迷茫之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涌上心头,也更加坚定了我借助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进而尝试去剖析“产业政策成败与否背后的因果逻辑”的想法。
初稿的写作很快,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即完成,依稀记得初稿完成时的自己还有些小小的得意,在朋友圈有感而发——“所谓的灵感和才思泉涌没有诀窍,是输入积累到阈值后自发的状态”。初稿完成后,我一直在尽力完善论文的逻辑框架,当然,也一直在关注着产业政策的“全民大讨论”。难以忘记的是,2016年11月9日下午,在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之时,一场可能被写入历史的辩论——“林张产业政策思辨会”在北大朗润园几乎同时进行,当天下午我在工作单位监考《概率统计》的期中考试,考试结束后,一位赤道几内亚的留学生向我询问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殊不知,我更关注的是“林张产业政策思辨会”。
想好了,认定了,就去做!遵循内心真正的想法,随后我报名参加了第二届新结构经济学冬令营,全程6天的时间里,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报告。林毅夫老师在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让我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认知有豁然贯通之感,“斯德哥尔摩陈述”更是拓展了我的视野,“有为政府专场”也是在逻辑思辨中精彩纷呈,等等。
在第二届新结构经济学冬令营结束之际,获悉将会出版新结构经济学专辑,当时非常开心,因为我深知,这是我就教于新结构经济学研究的前辈以及同仁们的机会。投稿以后大概两周左右,修改建议便及时反馈,两位匿名审稿老师严谨的审稿意见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编辑部老师的高效工作同样令我难忘。清楚地记得,在2017年的4月12日清晨4点,按照修改建议,我完成了论文的修改稿,并返回。一周后,收到录用通知的当天,非常的开心,当时有感而发,写了下述文字:“新结构经济学的第一本中文版专辑,是鞭策、是激励,更是前行的动力!对林毅夫老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以及《经济评论》杂志社的一句感谢表达不了我的心情……”。
多年以后,面对众生,愿我们会想起一起专注论文写作、修改的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两年多以前和朋友交流时的一句随性之语,也是自己在论文见刊后的内心独白。曾经发生的论文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故事正在继续!
 
(《低碳绿色型产业升级进程中的政策干预机理——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载于《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