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与“标杆协同”减排效应》的论文故事
发布时间:2016-09-30 09:21:31

徐志伟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从攻读博士阶段就开始关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个相当宽泛,并且前人已经进行大量研究并做出诸多成果的研究领域。如何在这个研究方向上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我学术研究生涯究竟能走多远。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一个好的研究领域最好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其一,接地气,就是要能够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二,有新意,做到既能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重复前人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第三,有宽度,不仅仅是一两篇文章的体量,而且是至少能在几年内沿着这一领域不断进行拓展研究。

相关研究的想法最早源于2013年。正如一个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将影响到他所做出的行为选择一样,不同的空间结构关系也将影响着相关地区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在内一系列的行为选择。因为从逻辑上讲,环境污染的形成往往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那么考虑减排问题自然也就不能与经济活动完全割裂。也就大约从那个时候起,我将经济空间结构与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大体符合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接地气,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地区间开展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新意,环境治理研究领域有大量的文献可供借鉴,但经济空间结构与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研究又相对较少涉及;有宽度,经济空间结构是一个较有容量的概念,可具体为区位中心性、经济发达程度、经济互补性、关联紧密性等一系列具体经济变量,为研究的持续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与标杆协同减排效应》一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污染协同治理过程中,将经济发展水平高、排污水平低的地区视作被学习的标杆,那么高排污地区与标杆地区如果能够在污染物减排上出现方向一致、幅度相近的变化,则认为区际间产生了标杆协同减排效应。从逻辑角度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加和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意味着区际间能够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进而可能有助于标杆协同减排效应的形成。如果上述观点能够被证明,那么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之外,区际间的污染协同治理就会产生一个新视角:增强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保持适当的产业同构水平,有利于高排污地区在减排工作上出现与低排污地区方向一致、幅度相近的变化,进而达到协同减排目标。

文章首先需要对于核心观点给出一个清晰的理论证明。一个简单的模型往往是好模型。本文主要借鉴了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中最为基础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理论推演了在不同经济联系强度和产业同构程度条件下,相关地区在清洁要素和污染要素投入选择上的差异性。最终在理论上证明,与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结果的标杆地区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和适度的产业同构水平,可以促使高排污地区通过采取更为清洁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要素投入,进而在区际间形成标杆协同减排效应。

一个观点仅仅被理论证明往往是不完美的,最好还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现象,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理论结果予以验证。客观地讲,论文的实证研究往往是最为艰辛,而又前途未卜的。从模型的构建、变量的选取、数据的挖掘与处理、估计方法的选择,直到最终对于结果的解释,每一步都凝结了研究人员不少的心血。这个过程,相信过来人都会有深深的体会。模型运行结果出现的那一刻,就好像猜测了很久的谜底终要揭晓一样,内心往往是忐忑的。可能是欣喜,也可能是失望。还好,我的文章属于前者。那一刻,确实是兴奋的。

再下面,就是对文章不断的修改与完善过程。这其中要特别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在20164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博士论坛。在论坛上很多专家对文章给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例如,地区之间为什么仅会产生标杆协同,而不是与之相反的竞底协同,即低排污地区出现与高排污地区同步、一致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变化,并由此导致整个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样本地区之间的污染物排放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对模型结果产生影响;选择标杆地区的标准是什么。如此等等。也许只有面对面,才能使作者与评审专家之间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更为深刻地理解彼此思想。这是仅仅通过盲审所不能及的。

最后,文章的校对工作比我想象的更为漫长。从20165月到文章正式见刊,编辑部同志与我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了十余次的沟通,对很多的公式、符号、图表,甚至是某一个字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反复校对。这个过程确实发现了一些由于粗心所犯下的低级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文章在众人面前丢丑

还好,经过努力,文章终于见刊了。写作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是一个有趣而又值得回味的过程。

 

(《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与标杆协同减排效应》载于《经济评论》2016年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