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兼论我国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写作历程
发布时间:2015-12-15 08:36:57

 

李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当被告知这篇合写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并约写论文故事与读者分享写作心得时,我们深感荣幸。选择研究政策预期问题最初是始于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年来,导师一直在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这一领域潜心钻研,对该领域不仅有很深的学术积累,且对研究前沿的把握十分到位。进入师门后,遵循导师的足迹,自己对预期管理等宏观调控问题愈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我也深信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值得去下大功夫。于是,阅读了大量导师推荐的国内外文献与货币经济学书籍后,我开始花费精力去总结关于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政策有效性的经典文献,从归纳各货币政策流派观点和政策主张入手,梳理支撑各派观点的理论前提与假设,并记录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不同重要时点所使用的不同政策工具以及使用这些政策工具后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同时,我也慢慢熟悉了国内外学术写作的范式与结构,为日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所以,我觉得要构思好一篇学术论文或者在某一领域有些许突破,日复一日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就如这篇论文的选题,就是导师几年积累的结晶。
梳理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理性预期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假定,很多理论研究都建立在这一假定上。然而随着对预期理论的深入研究,理性预期和行为人同质假定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在预期形成中,受信息、初始认知和学习的作用,经济主体的预期并非是理性的单一同质预期,尤其受到经济结构转变等外生事件冲击后,预期往往处于均衡之外,形成异质预期。由于经济的前瞻性,这些多样化的预期会反馈到经济体系,与实现的经济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协同演化,一起决定经济的未来。具体的货币政策设计中,异质预期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预期异质性就成为影响宏观波动或经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加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往日强国打出量化宽松的非常规牌,通货膨胀席卷全球,我们看到基本的预期管理已无计可施。此时,对异质预期及其政策含义这一前沿课题的研究又达到了新高潮。由此引发我们思考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程度究竟有多大,它与真实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怎样的动态关联;二是哪些因素会影响通货膨胀异质性程度,以及怎样对通货膨胀异质预期类型进行检验和判别。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首先解决准确测度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大小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说实话,当时为了寻找合适的统计方法真是绞尽脑汁,翻看了很多相关文献,最后偶然找到了FilardoGenberg2009年完成的一篇工作论文,他们使用KL距离法考察了亚太地区12个国家通货膨胀预期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各私人预测机构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存在不一致性。于是,为了深入理解经济主体的异质预期特点及影响因素,我们也尝试使用KL距离这种统计分析法,借助朗润预测数据测度了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程度,针对的是我国专业性的私人预测机构这一微观主体。从估计出的KL数值以及通货膨胀率预测数值的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图中,我们发现整体而言各机构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程度普遍偏大,预测能力差异很大。在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异质性的关系检验中,我们又发现存在实际通货膨胀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预期异质性的单向推动作用,侧面反映出人民银行在通货膨胀控制方面做得较好,当通货膨胀抬头时,它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使经济没有进一步跌入由预期分歧引发的预期陷阱。总而言之,要想使私人预期向理性预期收敛或者为了避免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扩大,中央银行应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其中重要的是要控制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防止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产生强化作用。
    在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程度的因素中,政策可信性与微观主体的学习能力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值得说明两点内容,第一,政策可信性的建立需要时间,并非一蹴而就。在习李新政影响下,经济主体从恐慌调结构、试探增长容忍度的博弈到合作配合稳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主体经过适应性学习,解读政策信号,观察政策行为,逐渐改变过去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和政策方式的思维,确立对未来政策、制度的新的信念,这种信念是缓慢地向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的。第二,学习能力对预期的准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市场主体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纠正错误,缩小认知偏差,他们会根据新获取的知识、信息对预期进行调整,努力形成与经济变量实际值相一致的估计。预期形成过程中,央行应提供公共知识,进而帮助他们学习,积极引导这些千差万别的私人预期。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提高货币政策可信性,经济主体只有相信它的专业权威,才会普遍认同和接受它通过透明度与交流政策工具所发布的信息,朝着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相一致的方向调整其预期与行为。
最后,我们还对通货膨胀异质预期类型进行检验和判别。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是后顾型异质预期模式。理论上,更贴近为适应性预期,是市场主体对他们以前的预期误差进行修正,来适应性地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它是一种反馈型的预期形成机制。中国金融尚处于幼稚期,私人部门无法得到充分信息,而权宜性政策多变,在频繁干预中,其价值导向也常常相左,加之信息成本、信息流动性限制和信息分布不均匀、不对称这些信息屏障,他们缺乏持续学习的能力,其预期行为基本上是后顾型的,预期的异质性很大。因此,就我国特殊的异质预期型态而言,价格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预期一定的响应,可见,即使是在正常的经济时期,预期也是波动起伏的。人民银行要稳定经济,首要的是应为私人预期建立一个稳固的强大的名义锚,通过确定名义锚来对价格稳定作制度上的承诺,有助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兼论我国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载于《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