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基于信贷资源再配置的视角》的形成思路
发布时间:2015-09-02 15:27:22
丁杰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因为导师课题的原因,我在读博士期间就开始了中国房地产相关问题的探索,期间也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发现中国房地产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当时仅我们手头上掌握的国内近些年的相关文章就不下百篇,在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即使研究的是同样的调控政策,不同文献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些文献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根据宏观数据只能得出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有影响还是没有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这就好似一个黑匣子,我们很难知道为什么会得出一些迥然不同的结论,其中的传导过程是怎样的。但我们当时也意识到要打开这个黑匣子,必然要涉及到对房地产市场中微观行为主体的研究,因为宏观政策一定是通过影响市场微观参与者的预期及行为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决定了政策的传导过程。然而,因为博士毕业设计中一开始并没有涉及这一问题,为了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论文,这一问题就一直被搁浅。
博士毕业后,中国对房地产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在延续,也同时开始关注公司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引起了我的注意,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间存在理论与现实意义上重要的互动关系,以往关于两者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割裂”现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改变宏观经济研究缺乏微观基础,企业行为研究缺乏宏观指引的现实局面。在我写这篇文献之前,《经济研究》编辑部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两届,众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更加坚定了我对宏观政策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微观主体的研究,也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一些启发。
房地产市场的微观参与主体是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等。当然,政府部门在中间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首先考虑从房地产开发商入手,分析宏观政策对其融资行为的影响。一开始我们主要分析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有显著影响,然而这一结论相对现有相关研究并没有什么突破之处,也无法解释现有结论的矛盾之处,于是研究进入了短暂的停滞阶段。正当彷徨犹豫、不得其解的时候,公司金融领域的另一个热点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即商业信用再分配理论。房地产融资并不只有银行信贷融资,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我们发现商业信用也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房地产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依赖性以及在商业信用获取的便利性上是高于其他企业的。那么,商业信用再分配理论是否适用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是否会通过对商业信用的利用规避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商业信用的再分配效应对房地产调整政策的影响是怎样的?于是,我们就沿着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找到这个切入点之后,研究就非常顺利了。
在这篇论文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写作思路很多时候并不是一时就能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积累,也要注意多领域的结合,为研究打开思维。
文章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经济评论》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感谢匿名评审专家的宝贵修改意见。同时,也对编辑部老师细致的校稿工作和敬业精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作者意见的尊重表示感谢。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基于信贷资源再配置的视角》载于《经济评论》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