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资源生产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 一个两部门的Ramsey理论分析框架》写作历程
发布时间:2015-06-02 08:26:52

 

王育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王宇鹏(华泰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资源问题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领域关注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涉及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均假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纵观,人类社会探索资源的过程,人类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动物脂肪、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再到近年来页岩气的发现和推广。在旧能源接近枯竭之时,人类总会去探讨和发现新的能源。从长期来看,资源部门可以刻化为一个独立的资源生产部门,资源部门的产出由资源的开采难度、开采技术、资本以及劳动的投入共同决定。因此,我们尝试将资源部门的可生产性和创造性作为构建资源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构建包含资源生产部门和一般产品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资源部门开采技术的改善,开采难度的提升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的基准模型分析发现,资源生产效率和方式、资源价格和资源对外依存度不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影响经济的短期增长;资源部门生产效率的提升,开采难度的降低会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水平;在一定的阶段,资源部门资本密集程度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资源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和经济增长为“U”型关系。
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角度而言,资源部门的定价长期采取垄断加成的定价方式,资源部门的对外依存逐步提高等。因此,本文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资源部门上述事实分别进行了扩展分析:
第一个扩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部门由国家行政部门采取垄断加成的定价方式给予确定。本文引入了资源部门的垄断价格定价机制,分析了资源部门价格垄断和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垄断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且垄断低价的影响远远大于垄断高价的影响,这一结论远远出乎我们的事前预计,并进一步仔细探究了其中的作用机理。
第二个扩展:近年来,中国的资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地提升,国家对于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和进出口进行严格的配额管理,这种对于进出口规模的限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几何,同样是需要给予一定的分析和说明,因此本文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外部门,尤其是政府对外依存度的限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
 
(《资源生产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一个两部门的Ramsey理论分析框架》载于《经济评论》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