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保险需求的非线性收入效应与收入差距——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研究》的写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5-03-30 16:52:41

 

宋平凡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保险是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也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保险业经历过辉煌,也陷入过低谷。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与居民的保险需求息息相关,因此无论对于从事保险实践从业人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学者,保险需求都是极为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若将保险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则其需求与人的直接购买力相关。若一个人年收入为10万的时候,他愿意花1000元购买保险,理论上来说,当他的收入大于10万,即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效应存在,他愿意花在保险上的消费也至少大于1000元。但保险又不是一种普通商品,它是一种金融产品。若在金融经济学的框架下考虑,保险是人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处理手段。保险的最重要原则是精算公平,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要和客户的期望损失相同,例如某客户的财产有1%的概率遭受一笔50000元的损失,那么保险公司向其收取的精算保费为元,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经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只有在额外收取附加保费的情形下保险公司才会提供保险供给,否则,保险公司会产生亏损,例如最终该保单的费用为550元。而理论上只有风险厌恶者才愿意在付出附加保费的情形下购买保险,虽然550元的收费在数字超出了自己预期损失,但是消费者的效用却得到了满足。
在绝大多数经济学研究中都会赋予理性人风险厌恶的假设,不过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理性人的风险态度早已被做了更细致的刻画。经济学家们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不同财富程度的人的风险态度,发现人的风险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自身财富程度变化的。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也屡见不鲜,如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若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二者的经济条件不同,导致其对风险的态度也不同,前者属于风险喜好者,后者属于风险厌恶者;再例如“有钱就是任性”,也可以反映人的风险态度与其自身财富状况的一种联系。因此在前面提到的例子中,虽然在年收入10万元时,一个人会花1000元购买保险,但当其收入高到一定程度,有可能突然不再需要购买保险;当然反过来也有可能:其在年收入10万元时不购买保险,但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却突然产生保险需求。
现实中微观的数据是难以获得的,而且不同的微观数据获得的结论并不统一。但我们
可以通过宏观的一些代表不平等程度和收入差距的变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那么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又是如何影响到保险需求的呢?沿着上面的分析思路进行下去,很自然想到,收入差距代表了一个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既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不一样的风险态度,而风险态度会决定人是否购买保险,那么收入差距的状况也就体现了一个社会群体购买保险的活跃人群和非活跃人群的分布状况,从而影响到保险的需求。而使用高收入人群比例与低收入人群比例之和即可以用来反映收入差距。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过大的收入差距是不利于保险业发展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保险的活跃购买人群。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比例之和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如果这两个群体的比例都很小,说明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较大,这样的结构是被社会学家推崇的“枣核型”社会结构,这样的结构也会更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过大,则中产阶级的比例会压缩,从而阻碍保险业的持续发展。
2014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保险业要参与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点明了保险的本质仍然是提供保障和风险管理。但其实在我国,虽然保险的品种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保险产品都已经偏离了“风险保障”的这一卖点,或者说,仅仅靠这一卖点已经很难吸引顾客,于是保险产品不得不乔装成理财产品进行宣传,同时有很多老人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被“存款转保险”;在高端保险市场,保险的宣传口号往往是用来“避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往往一些大额保单的诞生也并非处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转移财富的手段(参见新华网新闻《保险成“黑钱”漂白通道 保监会筑起反洗钱防线》 和 21世纪网新闻 《北京企业主豪掷2亿天价保单 免税或达7000万》 )。其实都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真实风险规避需求其实是较低的,而收入差距较大或是重要原因之一。
 
(《保险需求的非线性收入效应与收入差距——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研究》载于《经济评论》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