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写作过程及体会
发布时间:2014-11-21 17:13:51

 

论文故事.jpg      韩华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记得2010年冬季在甘肃调研时,我第一次与低保户有近距离的接触。接受调查的是一户人家的女主人,尽管患重病,但她思维清楚而且还很健谈。在老旧单元房昏黄的灯光下,她对我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和眼下生活的艰辛。从情感上,低保户的故事给了我极大的冲击。从此,低保户的生存策略,以及中国低保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也成为了我研究视野中的重要内容。很巧合的是,我参加工作之后,所在的团队正在展开针对中国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的研究,很自然地,我马上怀着极大的热情进入了这个关切已久的领域。
实证研究需要很好的资料支持,为了获取高质量的一手数据,我们的项目团队于2010年在江西、安徽、河南、陕西和甘肃五个中西部省进行了专门针对农村低保实施及反贫困状况的调查。最后共获得来自324个村庄的9107份农户调查资料。同时,我们可利用的资料还包括在部分样本县针对低保户和基层民政干部的访谈记录。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可获得的农村家户微观数据越来越多(比如CHIPsCHNSCFPS等),但是这些数据中农村低保样本非常少,同时关于低保的信息也不多。我们的数据则较大程度克服了这些缺陷。
和大多数政策研究相似,中国农村低保的反贫困效应的考察思路较为简单(当然,我们的思路也体现了很好的探索性)。我们的研究主要遵循了如下步骤:首先测量低保干预前后各类群体的贫困程度,从而了解农村低保制度对不同组群的反贫困效应。其次,我们考察了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主要包括覆盖率、瞄准效果和救助水平三个方面。第三步,基于乡镇层面的加总数据,我们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覆盖率、瞄准效果和救助水平对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的影响。第四步,结合访谈资料,我们尝试性从制度层面对农村低保覆盖率低、瞄准偏误高、救助水平低这三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做了政策模拟,预测了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的改善空间。
按照自己的研究经验,实证文章撰写的关键是如何对一些细节进行妥善的处理(比如内生性对因果识别的影响)。对于本文来说,比较重要的细节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如何确定接受低保救助之前的家庭收入。这个变量是一个反事实,我们在实际中是观测不到的。以往文献都是通过实际家庭收入减去低保收入来衡量这个反事实,但是这样做忽略了低保政策对个体的行为激励(比如负向工作激励、挤出私人转移支付)。尽管本文做了与文献相同的处理,但是我们对这种激励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当然,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一个细节是家庭结构对贫困识别的影响。考虑到家庭在消费中的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年龄人口在需要方面的差异,贫困家庭的识别应该考虑家庭结构的差异,我们采用了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等价尺度策略来做了处理。同样地,等价尺度问题在中国贫困研究中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的课题。
总体来讲,撰写实证性文章过程中,有三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获得可靠的数据资料,其次是清晰并且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思路,最后就是对关键性细节的妥善处理。这就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本文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及其福利效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常感谢《经济评论》各位编辑老师在本文完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