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关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体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3-26 08:41:27

 

王贤彬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令人印象深刻。城市,也是很多读者拼搏、奋斗与生活的土地。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算得上是“农民的儿子”。这些背景,恰是中国近几十年城乡互动、城市化波澜壮阔的图景的展现,真切而多彩。作为一个曾在农村长大、现在城市奋斗的进城者,在学习生涯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城乡差异与差距这样一类的问题,可谓之关注传统的区域经济学。
在研究生生涯期间,我将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将中国的政治因素与区域视角嵌入其中;而谢小平博士则逐渐关注城市经济学文献,关注中国的城市问题。幸运的是我和谢小平博士在研究生期间成为了舍友。当时,在博士生当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真正的博友,既要一起下馆子,也当能一起发文章。2009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强调了世界并不是平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并将密度、距离和分割视为经济地理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一分析框架将聚集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作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我们一致认为这本报告的问题值得关注。
基于对中国的现实观察与对文献的阅读,我们觉得单独讨论城市个体问题是不完整的,更应该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考察问题。谢小平博士最终将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城市是因为其效率才得以获得生命力,因此其中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怎样的城市规模分布才是有效率的,而放到中国情境中来就是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效率如何。经济效率用什么来衡量呢?经济增长是效率的宏观体现,其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因此谢小平博士和我一拍即合,决定首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了系统性地回答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系列问题,谢小平博士做了扎实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厘清了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呈现一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过少,而小城市数量过多的一个过度分散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了经济增长放缓的效率损失。
但是,这并不是终点,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理论上,聚集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都是重塑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以及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制度与政府政策相关。我们注意到,国际实证经验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和体制因素往往导致过度集中的城市规模分布。我们则发问,对于中国而言,是否也是如此呢?为此,我们做了相应的实证工作,期间杨本建博士也加入到研究中来。我们最终发现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管制程度导致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过度分散而不是过度集中,这种影响与中国的大国特征以及其治国策略有关。这个研究发现,也于近期得以发表。
这一系列集中于城市体系、经济效率、体制政策的思考,以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文献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的发展事实为研究对象,紧紧抓住了中国发展问题中的一些核心因素,希望为中国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政策而呐喊。
(《国有经济与城市规模分布演进》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