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的选题由来
发布时间:2014-01-15 17:22:29

  蔡 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力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从侧面说明,政府和市场力量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同时主导我国企业的经营行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也成为两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退休官员到民营企业担任董事或高管等职务。总而言之,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寻求政治关联,已成为时下我国民营企业一种“时髦”的追求。那么,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治关联究竟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经营战略或行为呢?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在google学术中,以“政治关联”作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就可以得到7万多条记录。我本人也早在2007年(当时我还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读博)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当时,我通过观察上市公司数据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获取了政治关联后,会积极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寒假期间,我又专门走访了家乡的五位民营企业家,发现其中两位都当上了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剩下的三位也都跃跃欲试。闲聊中他们透漏,担任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以后,会更容易获取土地、税收优惠、银行贷款等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这种现象同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我还注意到,许多原本做汽车配件加工的企业家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原本做化工的企业家进行了煤炭贸易行业。由此,我开始思考:政治关联是否会导致民营企业进行更多的多元化呢?因为政治关联带来的好处多是土地和资本等通用性资产而非专用性资产,即这些好处可以适用于任何行业。2008年底,我写作了《民营企业家政治关联,政府干预与多元化经营》一文,几经修改,发表在《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6期上。

  随后,由于进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我暂时放弃了继续写作政治关联相关话题的文章,但在我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创新呢?关注这一问题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差,频频陷入破产或倒闭危机,而我国早在2006年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等方面始终不是特别积极,这也导致其在2008年以及后来的几年中尝到了很多苦头。这驱使我开始进一步思考:政治关联带来的那些好处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技术创新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合作者得到了第八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这为我们开展上述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样本。由此,我们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正式研究,也了却了一桩始终挂在我心头的心愿。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