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公共经济学
张鸣:晚清政府的财政困惑
发布时间:2016-06-08 09:22:48

作者简介: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农民意识的 变迁》、《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0》等。编著有《文革中的名人之思》、《百年春秋》等。

 

读晚清史,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晚清的财政收入,从来都不宽裕。从理论上讲,这个朝廷拿不出任何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的经费,因为国库没有这份专项的资金。但是,每次的仗都打了,打败之后,巨额的赔款,也都按时支付了。即使像甲午战争那样2.3亿两天文数字的赔款,由于日本要得急,不得不靠跟西方列强借高利贷来应付,但这些高利贷,也都还了。要知道,除了最后几年的新政,晚清政府的财政总收入,一直都在7000万两左右徘徊。如此窘迫的财政收入,是怎样应付如此大的额外开支的呢?

问题的答案,在朝廷的行政杠杆上。事实上,只要朝廷把每次额外的开支,比如军费、赔款什么的,按比例各省摊派下去。以官帽子相威胁,高压之下,总能榨出钱来。当然,各省长官,每到这种时候,就把摊派分解,向府州县压下去,同样以官帽子的有无相威胁,无论多大的额度,钱总是会有的。反正,是朝廷压下来的事儿,谁要是不卖力,参掉他就是。当然,最终所有的负担,都会落到老百姓头上。就像一个晚清官员说的那样,百姓的钱,就像谷糠里的油,你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不仅朝廷有事,用这个办法弄钱,就是各省有事,也可以照此办理。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所到之处,广州、杭州和南京,其实英军都可以轻松拿下,但之所以没有动,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都付了“赎城费”,每个城市几百万两不等。守城的将领和地方大员,只要城没有丢,就可以谎报军情,捏败为胜,糊弄朝廷。原本连军饷都开不出来的清军和地方大员,也是靠层层摊派,活生生逼出这些银子来的。即使朝廷没有下令摊派,但打着朝廷的名义干,一样有效。后来的教案以及各种地方赔款(义和团运动过后,某些北方省份,地方赔款达到几百万两之多),也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不要朝廷出钱,就可以把事情摆平。如果真的要朝廷出钱,那么当地的地方官乌纱帽就别想要了。有的时候,朝廷额外要用钱,比如说西太后过生日,修三海,修颐和园。西太后不要地方摊派,而是要官员报效。明摆着,谁报效得多,谁今后的日子就好过。官员会真的从自己的腰包里拿钱?当然不会,想尽办法,总可以找个借口,再从老百姓身上榨出来。

拿地方官的官帽子做文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压力杠杆。晚清候补的官员多,排上班了,得官不易,好些人还是花钱买来的官帽子,即使不是花钱的捐班,排队候补,补上缺也得破费。因此,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官帽子开玩笑。只要上面的摊派下来,都会认真去办。当然,由政府出面,采用暴力手段,挨家挨户要钱,似乎也是不行的。这样的笨伯,也不是没有,但弄得不好,就会惹出乱子,一样丢了乌纱帽。一般来说,聪明人都会先找商家垫付,然后把这项摊派,化为日常赋税之上的摊派,再收上来。每到这个时候,老百姓就会发现,自己今天应交的赋税,摊派之上,又加了新的摊派。如果不交,就以抗税单个处理,班房坐起来没完,为此丢了性命的,也是有的。但由于每次增加的份额,都不是那么显眼,所以,因此导致的抗税反应,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一般来说,各级官府,从书吏到衙役,都喜欢这种额外的摊派。摊派是任务,更是机会。让他们有借口去勒索百姓,敲诈商家。每当这样的时候,显然不是只有穷人倒霉。因为如果单勒索穷人的话,还真的就勒不出多少钱来。弄出人命来,怎么说也是麻烦。所以,那些没有来头,没有靠山的商家和富户,就成了官员和衙役们首选的目标。

不用说,这样的摊派多了,有时候难免杀鸡取卵。搞大发了,寅吃卯粮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把一个地方搞得山穷水尽,商旅不行。等到下一任来的时候,民穷财尽,地方糜烂,留下巨大的窟窿。但是,地方官哪里会理会这些,只要能刮,就尽量刮,刮不了了,再说。只要我这一任把上面的摊派应付了,把我自己的宦囊弄满了,后面哪怕洪水滔天,跟我也没关系了。

只要威胁动官帽子,就一定能找出钱来,这个道理,当年的老外,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转载自《深圳特区报》

详见: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tax/Practice/201604/t20160427_247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