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金融经济学
周浩:要管的不是流动性,而是人心
发布时间:2018-01-22 16:58:12

 (作者系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流动性管理办法意图倒逼金融机构减少杠杆、提高资金流动性和稳定度;很多金融机构原本认为的一阵风的去杠杆,似成为新常态

最近中国监管部门举措不少,例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流动性管理办法)的出台,可以被认为是中国银行业监管查漏补缺的开始。在此前的流动性管理中,监管当局更加关心大型商业银行以及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风险,而从流动性管理办法开始,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也开始被量身定制的监管要求所覆盖,这对于中国的金融监管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实施。

银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现行政策法规只包括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仅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银行,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这一表态事实上表明了监管当局阻塞监管套利的态度,由于此前的监管指标并没有实现全覆盖,中小银行事实上可以帮助大型银行代持风险敞口,这也是同业业务在中国野蛮生长的个中原因之一。

此外,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也借助了同业批发资金市场,通过借短放长和层层杠杆,中小型金融机构事实上拥有了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大的后发优势,而传统的得网点者得天下的经营方式也在批发资金市场繁荣之后被颠覆,在同业资金的支持下,敢于突破监管、敢于承担风险者,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正因为此,流动性管理办法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以及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等多项概念,意图倒逼金融机构减少杠杆、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度。简单而言,金融机构需要更多地吸收长期客户(尤其是零售客户)存款,来实现自身流动性管理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156月被正式取消的存贷比,在多轮监管强化中又实现了部分回归。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很多金融机构认为的一阵风的去杠杆,似乎成为了一个新常态,而多项监管新规都给出了时间较长的缓冲期,也是表明监管当局的坚定态度。

这种状态下,高杠杆金融机构如何选择,值得研究。在过去的多轮监管风暴中,同业业务不仅没被监管,反而实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事实上也表明监管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而这样的一种印象也留在了金融机构的脑海中。一旦新的监管要求出台,大家就开始研究后门,想方设法来绕过监管,最后实现业务创新和突破,这样的游戏已经被多次重复。说到底,所有的人都是有记忆的,没有痛苦的回忆,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改变。

这倒让我想起一个有意思的比较:台湾和韩国是两个非常类似的经济体,但各自的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管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说韩国金融机构会比较严格地控制自身的外汇风险敞口,而台湾金融机构却远不如韩国同行那么重视外汇风险。究其原因,韩国曾被金融危机肆虐,是导致金融机构相对谨慎的伤疤,而韩国央行对外汇市场相对自由化的态度,也迫使金融机构不得不担忧市场过度波动带来的风险。而倒过来看,正是因为金融机构自身的谨慎,也让韩国监管当局对市场波动相对冷感。而这样的相对自由,也让更多的海外金融机构愿意参与韩国外汇市场。这也说明,不同的思维习惯会带来不同的市场状况。

思维惯性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而思维惯性的出现本身就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顽固性。说到底,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都很清楚问题所在。坦率地说,如果相关监管规则真被严格实施,那么我们甚至不能排除某些金融机构会出现严重的经营困难。但经历了若干次狼来了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吸取教训转为稳健经营,说到底不是几项监管规则就可以改变的。(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详见: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5468#adchannelID=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