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振霞,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新常态下,经济领域遇到的诸多困难和矛盾都指向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不仅是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防控金融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在当前经济工作中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首先,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日益明显。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财税和金融政策都处于调整状态,政策导向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在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更加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增加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累积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其次,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诸多矛盾和风险呈现积累态势,依靠金融市场助推实体经济复苏的难度加大。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仍未完全消化,企业杠杆率较高、融资难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实体经济领域积累的矛盾的复杂性使得金融市场缺乏有效手段,进而促进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不能有效互动。
最后,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积累诸多风险,不仅加大监管的难度,也导致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并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为此,应高度重视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着力防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防止经济过度“金融化”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走势分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增速下降,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1%,比2014年全年低2.2个百分点。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0%,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从传统三大产业分类来看,2016年1~12月,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制造业同比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5%,增速均呈现下降态势。此外,近年来全国发电量、铁路货物发送量、钢铁水泥产量等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实体经济低迷和经济增长萎缩特征明显。
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降低相比,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全国金融业增加值达5.78万亿,增长率高达24.02%,增速远远超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2016年,尽管股票市场增长回落,全国金融业增加值依然达到6.21万亿。2015年、2016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5%和8.44%,这个指标不仅高于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也高于美国、英国等传统经济发达国家。
金融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与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过度繁荣密切相关。在经济下行周期,这个趋势有稳定增长的作用,但蕴含着明显的金融市场风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股市等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将导致实体企业有动力将更多资金投入金融领域,容易忽视投资与创新,使得资金在金融系统“体内循环”,实体经济被“挤出”,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损失,经济长期增长乏力。警惕经济过度“金融化”,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
促进资金“脱虚向实”
防范经济过度“金融化”需要综合发力,有效地促进金融资源的“脱虚向实”。在未来,应规范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完善监管制度,发挥直接融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市场交易对实体经济“挤出”的根源是投资收益率的差异,简单地依靠总量控制手段抑制资产泡沫,难以实现资金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的流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抑制金融市场泡沫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提高实体经济盈利水平。
一是正确认识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和去杠杆的任务要求下,资本市场要比以前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也更加需要大力扶持。
二是加强监管,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源于资产价格与实体价格之间巨大的差异,以及超额利润的存在。未来应规范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的行为,特别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通过合理分红等方式维护中小股东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证券市场,应强化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透明度和传播效率。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逐步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切实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在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同时,扭转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投放方向。应保持适度宽松政策基调,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度流动性,保障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同时,重视对不同经济体实施差别化的政策,重点是扭转银行的风险偏好,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民生事业、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大众创业定向金融扶持,切实降低资质优良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改革相关抵押制度,鼓励信贷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鼓励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形成互惠互利的经营方式。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是深入研究将资产价格长期走势纳入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中。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应以“盯住通货膨胀率”作为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但随着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来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很多研究者呼吁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中。一方面,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资产价格走势蕴含的信息也有助于提前预知实体经济层面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争论,但从现实来看,资产价格确实对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2016年10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意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这说明,将资产价格逐步纳入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目标中,应成为理论界和金融部门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文章来源:光明网
详见:http://theory.gmw.cn/2017-05/23/content_24563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