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金融经济学
邹力行:高度重视金融通道资金空转风险
发布时间:2016-07-14 09:53:36

我们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现象,即目前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与金融通道类业务不规范有密切关联。我国银行、基金、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正在打破垄断性经营,相互持有开展彼此业务的通道,形成金融类通道,产生业务交叉和混业经营。这一方面增加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和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这种流动速度和使用效率着重是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并没有明显进入到实体经济。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4亿,有的单个基金公司对该债券的申购量就达到196亿;债券市场总申购倍数初步估计超过1000倍;股票市场新上市公司的股票申购倍数在2000—4000倍。这是一种畸形,说明央行降息、降准等货币工具形成的货币增量,主要是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空转,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很困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货币增量捆绑着货币存量仅仅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空转,导致货币政策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强,而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减弱,使得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功能大打折扣,增加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这种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形成过程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增量首先进入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从资金安全和盈利角度考虑,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及时运营这部分货币:首先是将这部分货币直接用于参与银行间短期货币交易,比如回购、拆借等;其次是通过信托、基金、券商的业务通道进入到资本市场;最后才能有一部分货币,通过信贷的形式进入实体经济。在这个流程当中,绝大部分货币是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运动。目前,这种运动有加剧之势,很多没有券商牌照的基金公司都开展券商业务。这种脱离实体经济的资本运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功能,很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滋生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很危险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在近期可考虑三个措施:一是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比如增加企业债券发行,在财政允许的空间内,增加政府主导的专项债务融资。二是在严格控制和降低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同时,维持贷款利率的恰当性,既不增加市场贷款的成本,又能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信贷投放的动力。三是增加开发性金融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发行,既解决债券市场投资品种不足的问题,又直接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长期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预警、评估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资金流动的动向;并可考虑建立西部和北方交易中心,与深沪两市并行发展。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按照金融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强混业金融管理体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监管的灰色地带和死角。第三,加强信用体制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金融从业资质管理和通道资质的评估认证,规范信用主体行为,完善市场供需对接机制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第四,在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中,需要遵循统一大市场发展的规律,把短期效应和长期规范结合起来,把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求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既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大力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又能有效管控风险,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总之,我们要谨慎对待金融通道类业务,既发挥其增加流动性的作用,又要防范其产生并传导系统风险的危害。

 

文章来源:光明网

详见:http://theory.gmw.cn/2016-05/31/content_20354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