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三次冲关MSCI失利。证监会发言人称,此次美国明晟公司延迟纳入A股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其实,态度还可更加积极,将此事视作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鞭策。
不可否认,A股市场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投资场所,全球投资者早已通过多种渠道投资中国。“正规军”通过QFII和RQFII直接进入A股市场,不过,规模及资金进出均受到一定限制;对冲基金则通过各大投行及指数公司开发的形形色色的衍生产品,在境外市场对A股做趋势投资;甚至有投资者简单以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作为标的。显然,作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MSCI指数对A股有着强烈需求。
在供给侧,中国对A股纳入MSCI也十分执着,几度冲击。近年,每年的6月都成为冲关月。MSCI投票前,证监会都会组织人员跑遍全球,在著名投资机构举行路演,推介A股市场。如此重视,无非希望引入境外长期资金配置A股,借助外力推动A股市场的开放与改革。
应该说,中国付出了真诚的努力,对重要投资者提出的问题,监管层多方协调,想方设法解决。例如,在MSCI公司今年4月的投资者问询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随意停复牌现象反应强烈。5月,沪深交易所便分别出台了指引细则,规范相关行为。不过,国际投资者的关切显然并未全部得到满意回应,如在海外设立A股相关的衍生产品是否需要沪深交易所批准。去年提出的资本流动性问题也难说彻底得到解决。
总体来看,中国方面的思路和策略功利色彩过浓。结果,老问题解决未尽,新问题已然出现,“临时抱佛脚”之势明显。 MSCI的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并非拍脑袋而来,更非为难中国。作为成熟理智的长期投资机构,他们需要的是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市场制度稳定完善,绝非指数只涨不跌。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整体构思。
多年来,监管层制定了多个改革方案,推动建设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然而,从制度建设来看,一直侧重解决短期问题,各种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也未瞄准长远,往往意在冲击短期目标。
一年前发生的股灾,充分暴露了这种监管思路的弊病。当时,为了稳住股指,数万亿救市资金投入市场,券商也被迫组团入场。事后看,当时股市并未到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地步,一年来指数也并未止跌。换言之,大力救市既无必要,效果也欠佳,且救市本身引发的“次生灾害”至今未绝。倘若监管部门仍然以调控指数作为首要政策目标,中国股市就断难走出“政策市”怪圈,政策的反复与矛盾也会不断出现。市场上不同的利益主体以正当或不正当的方式表达其诉求,还会导致“监管俘获”。
在监管部门负责人调整后,市场寄予厚望。我们希望其工作着力点转为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树立投资者的长期信心。尤其要充分考虑市场基础与投资者结构,建立整体监管框架,吸取既往教训,再不能在短期波动中方寸大乱、举措失据,甚至为一时行情企稳而使得改革中断甚至倒退。
整体改革的诸多课题其实早已提出。在此次股灾一周年的反思中,有识之士纷纷建言,除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还须推进统筹监管、功能监管改革,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分层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交易机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金融创新,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依法打击操纵股价行为;建立健全证券投资领域的公益诉讼制度,拓展投资者受侵害权益的救济渠道。这些都是股灾中证券市场暴露出的软肋。此外,对于至关重要的发行注册制改革,监管当局出于现实考虑已经推迟,但是,改革方向应坚定不移。扎实推进改革,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MSCI接纳A股。
近来,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以图纠偏,包括暂停中概股回归、收紧跨界并购重组、调整私募基金挂牌政策。许多市场人士出于短期考量,对此反响激烈,负面评价纷至,其实,从长远看,这些政策有利于坚持公平原则,保护市场上超过80%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层不应因谤生疑。不过,这些政策毕竟无法替代整体性改革。
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以发挥其为企业融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多重功能,核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它需要悉心呵护,而非纵容;它更需根本性改革,而非因循。股市的未来系于整体性改革。做好这些功课,A股进入MSCI才会水到渠成。没有A股的国际指数诚然是不完整的,但是,国际指数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A股市场。
(本文为2016年6月20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24期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