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观察》特约评论员玩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科技要走在科技进步前沿。我们很高兴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都有意或无意在技术红利这个方向上逐渐发力。我们也期待金融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新红利。
几个月生产出的产品,花几天背到集市上去卖,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是稀松平常的事,直到今天,地球上仍存在这种袖珍经济群落,但对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不可思议,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流水线的产品生产以小时甚至分秒计,产品要么瞬间销售要么永远躺在库存,互联网+时代,销售更可能是先于生产,也就是交易跑到了生产的前面。
可以说,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史。因此,交易效率的提升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以支付完成作为交易达成标志的前提下,自货币诞生以来,支付技术的进步就成为了提高交易效率的核心要素。
说到支付,可以先来看下国内支付技术体系及应用的全貌:央行大、小额、网上支付系统在全球的国家支付系统中性能领先;在零售支付上,中国跨越了支票而直接进入了银行卡电子支付阶段;成立仅14年的中国银行卡组织银联交易量超过了发展几十年的全球最大卡组织VISA(VISA认为自己是一家技术公司,而非通常大家认为的金融企业),中国的非金融支付机构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创新与发展推动群体。客观的说,在电子支付创新领域,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前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后台的艰苦努力。国内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一是抓住了技术应用能够发挥后发优势的特点,二是科学规划、联动合作、不断结合实际环境大力创新迭代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国内银行开始实施后台业务的电算化,90年代实行业务系统的整合与集中并落实国家“金卡工程”大力提升电子化、信息化水平,2002年在联网通用的基础上联合成立中国银联快速推进银行卡应用,最近10年中利用国内零售业跨越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和支持互联网支付,利用体制机制优势率先在全球实施银行卡的规模化芯片迁移,利用国内的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并结合银行IC卡的应用基础率先规模化发展NFC移动支付—当前包括NFC在内的国内移动支付发展在全球市场遥遥领先。苹果没有做支付的时候,大家一直猜测苹果何时进军支付;苹果做了支付,大家又天天猜它何时进入中国。而实际上,10年前国内的相关银行及银联就在上海浦东的八佰伴商场试验NFC支付,那个时候甚至用的都不是智能手机,而是一款功能机—NOKIA 6131i。
时至今日,可以说国内的支付向3A即anytime/anywhere/anyhow水平大大靠近,卡片智能化、支付移动化、账户钱包化成为最新特点。支付金融科技的飞跃从支付终端的数量级变化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最早的银行柜台数量是万级的,发展到ATM终端很快实现十万级,消费领域的POS机终端又是百千万级,利用PC级发起和接受支付则支付终端很快达到亿和十亿级,再到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又进一步上升到百亿和千亿级,不久的将来,将支付芯片植入硬件的物联网时代以及生物认证阶段,只要愿意,则能“可见即可支付”,支付终端数量不再有意义。
如果你对数字没有感觉,可以体会下支付给温度带来的变化。10年甚至5年前,你曾口揣百十块钱陷在长长的队伍中饥寒交迫几个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购买一张春节回家的火车票,大概率情况是,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后你来到柜台与铁路售票员交换一下复杂眼神后带着复杂心情转身离去;那么今天是一副什么景象呢?在暖暖的空调间里,键盘轻轻回车、手指稍微拨动间通过银联在线支付或支付宝可能就轻松搞定了购票回家这事。伴随创新支付的各式优惠,简直活活气死那些用现金的土人:)
让我们再切回支付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切到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大格局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中来看,支付金融科技有何神奇功效。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选择依靠能源革命和效率提升两大动力带领经济走出低谷。能源革命方面,太阳能光伏成为重要补充能源,页岩气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石油价格的重心大幅下移,新能源汽车则开始商用。效率提升方面,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经济效率,科技初创公司不断掀起融资、并购潮,科技上市公司市值迭创新高,支付及金融科技(fintech)类公司更成为市场亮点和资本宠儿。世界经济企稳,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大大上升,G2格局基本形成。在生产领域,中国高铁、核电成为全球标杆,新能源汽车商用领先;在交易领域,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总量和渗透率上都大大领先,其背后的支撑—电子支付交易总量也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好是好,但要持续好,才是真的好。
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认识到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的事实。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是人口红利,我们迅速从短缺经济到了产能过剩,即使在技术高度密集的领域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是享受了极大的人口红利。比较中美互联网发展,不难发现,美国更注重技术,倾向于完全用机器或算法解决问题,比如亚马逊(集中仓储物流),Uber(算法);而中国则更侧重技术和人的联合,将人联上网并连接在一起,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量,比如阿里巴巴(淘宝全民开店),滴滴(司机抢单)。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供给侧的优质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和需求侧的产品服务容纳,从国际来看,就是中国人的劳动取代了工业国家的人口劳动。相对于人口难以大规模移动和短期快速增长,技术有相当好的迁移能力以及短期内生发展能力。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常识还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特定需求来看,人口红利的发动机减弱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依靠技术红利。互联网+或产业互联网阶段,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改造各个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提高发展效率,注入技术红利。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的有机组成,未来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支付技术及应用是金融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对消费这一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新龙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国内支付基础设施,可以说主干道、街道、乡村公路都已建设得比较完备,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也早接通,但最后一公里的拓宽即支持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各层级道路的效率、安全方面及最终用户体验方面天花板尚远。
正是这一背景,国内支付市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总体而言,这一轮支付发展将围绕智能手机在内各类可移动设备的移动支付为核心展开。
目前支付机构推出了三种典型的移动支付方式,一种是硬件为主的解决方案,通过TSM平台将支付信息置入手机上的SE模块,实现模拟芯片银行卡的支付,安全性极高,NFC全手机支付、移动运营商的NFCSIM手机支付都是这种模式,Apple Pay也接近这种方式;第二种是以软件为主的解决方案,即将银行卡与支付账户进行绑定,通过APP调用账户终端读取其展示形态进行支付,便利性好,二维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第三种是HCE+TOKEN的云支付,在具备NFC硬件通讯能力的手机上通过软件应用或连接云端服务器完成硬件SE的功能,对安全性和便利性进行了综合平衡,推出不久的银联云闪付属于此类。三种模式在市场上竞争,用户和观察者们也争论得热火朝天:A不安全,B不方便,C链条长对网络依赖大……这一幕像极了100多年前爱迪生直流电和特斯拉交流电的方便与安全之争,多年后,普罗大众都用上了在安全和方便上不断平衡和进步后的交流电。在移动支付领域,无论最后产品呈现哪种或哪几种模式,取决于便利、安全以及成本上的平衡进化,对最终用户需求的满足。
国内支付技术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的、润物细无声的在促进经济民生发展,国际上支付技术则展现了它高大上的一面。支付数字化催生了比特币,比特币又带动了区块链技术发展,这一完全去中心化的技术,通过设定一定机制实现可编程交易,正在快速发展,将来很可能对金融交易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管理与协作带来根本性的促进。支付已经不再只是支付,以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成为新一轮技术创新乃至革命的引领力量。目前国内不少包括支付机构在内的相关机构紧跟潮流,已经投入到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实践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内金融科技要走在科技进步前沿。我们很高兴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都有意或无意在技术红利这个方向上逐渐发力。我们也期待金融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新红利。(文章来源:《央行观察》公众号)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6-01-07/18165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