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巴曙松,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代表作品:《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
从特定意义上说,任何一次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对金融体系缺陷的一次集中暴露,从而也为金融界反思与改进提供了机会。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继续向全球金融市场扩散,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的大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的文献不断涌现,不断加深我们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认识。不过,目前的理论反思,较多集中在全球经济的失衡、监管体系的缺陷与不足等相对宏观和制度化的层面展开,里奥·蒂尔曼的《金融进化论》则专门从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角度,展开这一富有挑战的反思。
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运作的基石,只有切实把握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及其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才可能真正较为全面地把握整个金融危机演变的趋势及其影响,这大概也可以视为“金融危机研究的微观基础”。这种研究,需要有熟练的金融机构运作经验,以及把宏观金融波动与微观金融机构经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能力,因而往往不是一般纯粹的金融理论研究人员所能够驾驭的。里奥·蒂尔曼因为一直从事金融机构的专业咨询,因而为这种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里奥·蒂尔曼分析的基础,来自于金融的进化理论,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从静态金融向动态金融进化过程的种种冲突与适应的分析。
从金融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分析,人类追求财富的过程,和达尔文描述的物种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极为相似,二者都希望不断繁衍下去。相异的表象下遵循着普适的法则:如果我们相信金融危机根植于人类贪婪基因本性之中,那么,危机就是对金融系统的一次清洗——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大到经济体,经济联盟,小到企业、投资基金,赖以度过数十年来最困难的商业环境。初期它们和鸟儿、蜜蜂同样服从于达尔文的箴言——“每个新物种的出现和维持,都是因为它们较其竞争对手具备某种优势。”
金融进化理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见于Freidman(1953)与Fama(1965)等提出的“市场或自然选择最终导致有效市场”的著名猜想,而较为严格的金融进化论模型始创于Blume和Easley(1992)。这之后便有Sandroni(2000)、Blume和Easley(2001)研究了长生命周期资产的金融进化模型,以及Ebstigneev,Hens和Schenk-Hoppe(2006)构建了最为接近真实市场的离散金融进化模型,又称作EHS模型等等。
金融进化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经营策略或投资策略,而不是单个投资者,就像达尔文研究的是物种,而不是单个生物体。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单个投资策略微不足道,对于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没有影响,因而一般假设金融资产价格是外生的,与投资策略无关。与此相反,从市场的达尔文主义角度来看,进化金融认为投资策略的相互作用对金融市场的演变是决定性的。
在其它方面,市场的演变好比一个个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一如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这正是在一个真正进化着的金融体系中预期会出现的现象。类似于生命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金融业进化自有其特点,这些不断变化的特点,不断促使金融机构作出调整,不然就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这些具有典型的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和看法,贯穿于全书的不同章节,其中集中体现在书中的一段文字:
“在托尔斯泰的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第一句话最为经典:“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但对于那些“不幸”的金融机构——在过去10年里损失沉重、麻烦缠身甚至破产消亡,却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本质上,大多数都是“进化”中的失败者。这些机构的高管层缺乏战略愿景,对金融环境的变化置若罔闻。有些高管把企业经营模式的性质混为一谈,比如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仅仅依赖证券化市场的情况下,未对冲的“创设-证券化-出售”业务属于收费型业务。这些金融机构还缺乏风险管理能力和相应的流程。面对盈利压力,很多不愿意变革发展、抑或是没有能力实现变革发展的机构,一味地固守静态经营模式,在商品化业务的“血雨腥风”中愈陷愈深,以至于无法自拔。而最终的结果,便是更高的杠杆率、错误的风险意识和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自中财网
详见:http://econ.cssn.cn/jjx/jjx_gd/201602/t20160217_28700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