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金融经济学
安邦咨询:举牌险资背后的风险漏洞值得警惕
发布时间:2016-01-21 08:40:20

今年以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频频举牌十分抢眼。仅下半年,就有26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被险资举牌,耗资一度超600亿元。再加上万科与宝能系神秘莫测的大比拼,给保险资金在2015年的市场表现添上重重的一笔。不过,保险资金的进取也引起了保险监管当局的注意和担忧。中国保监会近期连续发文,要求这些公司注意资本金安全,注意流动性,重视风险管理。

这场险资举牌潮主要以中小保险公司为主,除了安邦保险的规模较大之外,其他如前海人寿、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等的规模都不大,其中举牌较为激进的公司多为资产驱动型的非上市保险公司,而举牌的标的多为地产、金融、百货等低估值、高分红、股权分散的蓝筹股。

这些险资之所以频频举牌,首先应该注意到,监管放宽是这些险资得以举牌的前提。从2014年开始,中国监管机构放宽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和不动产比例的限制,2015年又相继放宽了境外投资、蓝筹股持仓比例、资产支持计划、私募基金。特别是保监会提高了对于险资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上限,对险资举牌蓝筹从制度上提供了便利。基于目前的监管法规,可以说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几乎无限制,监管限制远小于银行、基金、券商。投资端限制的放宽,大幅提升了保险公司获取市场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的空间,使险资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06061.64亿元,较年初增长13.66%。银行存款占比22.81%;债券占比35.00%;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4.02%;其他投资占比28.17%,这当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较年初上升了近3%。利率持续下行,使得保险资金配置中固定收益类资产逐步降低。

在资产荒严重、高收益低风险资产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众多中小保险公司采取了“资产推动负债”的发展模式,是导致举牌潮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栻上,保险公司以较高的资金成本引进资金,再通过大量购入估值较低、股息合理的蓝筹上市公司股票,或成为大股东享受高分红,或通过资本利得享受投资收益,以更高的收益率来弥补面向客户的资金成本。具体来说,这些中小型民营保险公司负债端大量销售高收益的短期万能险(期限通常1-2年),对应资金成本接近10%5.5%保户收益+2%渠道+2%费用),然后资产端大量配置长期股权投资,靠“短债长投”或者说“短钱长配”的错配模式以赚取利差。这要求保险公司承受着很重的保费端压力,必须通过滚动负债来保证现金流安全,拿新钱还旧债。由于负债端资金期限短,如果新单销售下降或者保户集中退保,资产端持股比例高甚至控股的股票又难以迅速变现,公司现金流将面临较大压力。应当说,这种“资产推动负债”的风险非常大,需要强大的流动性资金支持。其中包含的由保费端和投资端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更值得关注的是,多轮内部评估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很不健全,普遍存在风险管理与经营活动脱节、风险管理没有渗入到公司经营管理流程等问题。多位业内人士也透露,实际运营过程中一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上的确存在不少漏洞。一些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完整,没有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管理工具,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方面基本没有管理制度和机制等。一些保险公司虽然设有资产负债匹配委员会,但很多都是走过场,实际风险管理能力却并不强。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海外保险公司的破产历史显示,准备金不足和投资过于激进往往是导致破产的主要原因,而后者是风险管理的策略问题。对保险资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必须遵循安全、流动性、保值增值的原则,而且次序不能错。当前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创新及风险,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费率市场化背景下,更应重视保险公司的保费端风险和利率下行可能带来的成本收益错配和利差损风险。

当前,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销售、投资等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保险业的投资范围也十分宽泛,保险自身的投资运作风险很容易传递到其他金融业务中。对于这样的风险跨市场传递,应当说我们是缺乏应对经验的,这更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公司的风险监管,做好风险排查和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从长远角度来看,激进往往意味着风险。寻求资产和负债平衡应该成为保险公司稳定经营的核心,成为保险投资的核心驱动因素。

险资频频举牌的背后反映出保险公司承受着很高的负债压力。防止险资的投资运作风险发生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是非常紧要的事情。监管部门应督促保险公司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排查和预警工作,并通过更多举措来防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风险。

文章来源:FT中文网;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