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金融经济学
张纲纲:银行分拆进退两难
发布时间:2015-09-17 09:55:45

作者简介:张纲纲,《南风窗》记者。

 

4月中旬,汇丰银行的董事会主席Douglas Flint在年会中指出,鉴于英国政府在银行监管和结构性调整上的重大改革,他已经要求董事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评估委员会,以决定汇丰是否有必要将总部撤出英国!

作为英国和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的这个消息一出,英国舆论大哗。虽然Flint没有明确指出是英国政府的哪些政策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Flint 其实是在剑指英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的银行分拆计划。

紧接着,5月份,Flint向外界透露:汇丰的这个评估过程,不会像大家所估计的那样,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反,结果在几个月内就会见分晓。Flint 的这种表态,颇有点向英国政府叫板的意思。英国政府是否买账,现在谈还为时尚早。但银行分拆,则注定会改变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对英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危机产物

2008年的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就波及英国。主要服务于英国中北部的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 第一个中枪,很快就出现挤兑潮,并且愈演愈烈。在银行濒临破产的时候,英国政府于2008年介入,出资全额收购了北岩银行,将其国有化。紧接着,英国的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ing Group)和皇家苏格兰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也相继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英国财政部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先后向两家银行注资,分别收购了劳埃德银行43.4%的股权和皇家苏格兰银行81%的股权。英国政府的果断救市,对稳定当时的英国金融市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变得不堪一击的呢?这个至今还没有确切的、令人信服的答案。但从英国媒体的报道来看,舆论把责任主要归结为两条:一条是这些大银行,仗着自己的规模和全球覆盖的能力,有恃无恐,缺乏应有的职业严谨和有效的内部控制;而另一条就是这些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从业人员,在运用广大储户的存款进行投资时,完全持赌博的心理,在投资和放贷上简单,草率,任意妄为,缺乏风险约束和监督。

再加上当时英国媒体针对投行从业人员的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 像一味追求高额奖金,生活奢靡无节制,吸毒,雇佣应召女郎等等,英国的银行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英国的老百姓非常不满:凭什么要拿普通纳税人的钱,为那一小撮投行从业人员的赌博行为埋单?于是,英国民间要求对英国的银行系统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05月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和自民党上台联合组阁。面对公众的这种诉求,新成立的联合政府承诺将对英国的银行进行改革。于是,在英国政府的牵头下,英国银行独立审查委员会宣布成立,金融界的资深人士John Vickers勋爵成为该委员会的掌舵人。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调查、咨询和斟酌后,20119月,Vickers向英国政府正式提交了关于如何对英国的银行进行改革的报告。这份报告篇幅很长,但总结起来,内容主要是两点:一是增加英国银行的资本金,从而减少银行出现资金周转问题的发生;而另一个就是银行分拆,将具有赌博色彩的投行业务从零售银行中剥离出来,确保零售存款的安全。

就这样,银行分拆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毁誉参半

银行分拆的建议曝光之后,英国公众和媒体有许多积极的反映。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虽说银行分拆不能彻底解决英国银行的问题,但至少这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从而对银行分拆持支持态度。

更为重要的是,在Vickers的报告提交后,英国政府不但对其中的建议照单全收,而且还为银行分拆划出了时间表,要求英国的银行在2019年之前必须完成银行分拆,并责成英格兰银行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这一政策的实施。

Vickers的报告,能够得到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付诸实施,可以说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也为Vickers勋爵的职业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与掌声和鲜花相伴的同时,Vickers的报告从一出炉,就遭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强烈批评。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次贷危机中英国银行的问题,是从零售银行开始的。像北岩银行,本身就是一家零售银行,主要业务是向英国公众发放购房贷款。现在,Vickers的报告把银行的所有问题都推到投行业务这边,明显与事实不符,对投行业务也不公平。况且,即使是零售银行,也有进行投行业务的需求。比如,一些持有外汇的普通储户,也想通过银行对冲自己的外汇风险,而这属于投行业务的范围。所以把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百分之百分离开来,也是不现实的。

另一个被广为诟病的,就是Vickers报告的狭隘的英国主义Vickers报告的出发点是改革英国的银行,所以这个报告着眼于英国的银行是对的,但是Vickers 却没能将英国银行的问题放到大的国际环境下去分析,去比较。世界其他金融中心怎么做?英国的这些改革措施是否能够在全球推广?在金融改革方面英国是否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在金融业早已经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对金融业的改革,都会产生相应的国际影响,因而都必须从全球着眼,而Vickers的报告对这些问题却只字未提。

狭隘的英国主义一附一和的,就是关于银行分拆是否有损英国银行竞争力的讨论。Vickers的报告所提出的银行分拆,只适用于总部设在英国的银行,像汇丰银行,劳埃德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等。而对于为数众多的外国银行在英国的分支机构,像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却丝毫没有约束力。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市场上,英国的银行却要遭受比外国银行更为严厉的监管!所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分拆会有损英国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Vickers勋爵反驳说,更加完善的监管,只会使英国的银行更具有吸引力。但事实并不尽然。以美国为例,安然事件后,美国政府在监管上加大了力度。特别是在萨本斯-奥克斯法案颁布后,美国政府在监管上更加完善。但结果呢?美国政府不仅每年在这上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吃力不讨好,许多企业为了规避日益上涨的监管成本,干脆把公司从美国搬了出去。

而且,在银行分拆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像加强内部的控制,增加董事会和股东的监督权,加强和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机制和效率等等?一些人士认为,次贷危机中,英国银行业的不堪一击,不是因为缺乏监管政策,也不是因为投行业务的赌博心态,而是因为在监管的执行上缺乏效率和控制。而对于这另一种思路,Vickers的报告却丝毫没有涉及,让人觉得这份报告难免有失偏颇。

折中方案

就在汇丰威胁要将总部撤出英国之后,5月底,媒体又透出风来,说伦敦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正在和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的负责人进行秘密的会谈。据透露,这些金融界的大腕们,担心汇丰的决定会带动一批英国金融机构效仿,将总部从英国移出去,从而削弱伦敦作为欧洲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英国引以为傲的金融业造成重大的打击。而英国政府的官员,据说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正在积极商量应对方案。

对于英国政府来讲,重新评估银行分拆的可行性和它对英国金融业的潜在影响,很有必要。因为就银行分拆本身而言,这一政策确实存在缺陷和不足。金融界对于银行分拆的各种批评,虽然并不一定全对,但其中确实有合理的成分。对这些批评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只会让英国的金融业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优势,而5月份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也会因此被反对党抓住把柄。

从现实的经济利益的角度讲,保守党政府也应该竭力避免像汇丰这样的英国银行远走他乡。次贷危机后,为了惩罚英国的银行,特别是他们的投行业务分支,英国政府临时性的对英国银行征收了银行税。银行税按各个银行的资产规模,统一按0.156%的比例征收。对于资产规模庞大的汇丰银行,银行税也就交得特别多。仅去年一年,汇丰就上交了7.5亿英镑的银行税。而英国政府也仅靠银行税这一项,去年一年就多了近30亿英镑的税收收入。如果像汇丰这样的英国银行将总部移出英国,他们就不在英国银行税的管辖范围之内,从而不再需要缴纳银行税,英国政府就会少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这也是英国政府所不想看到的。

但奢望英国政府在银行分拆的问题上彻底改弦易辙,也是不现实的。保守党政府在竞选的时候向英国公众承诺,将把银行改革进行到底。如果现在把作为银行改革标志性政策的银行分拆彻底拿掉,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这么做,保守党政府只会给英国公众和反对党落下不守信用的口舌,因而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强烈抨击,影响保守党的顺利执政。

所以,现在来看,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英国政府在银行分拆上做出一定的让步。银行分拆,至少在名义上还会继续下去。但在实际的内容上,英国政府将会软化自己的立场。比如,现在的银行分拆要求零售银行在被分离出去之后,成立自己的董事会,聘用独立的董事会主席,零售银行的决策和运营完全不受母公司的节制。这是英国的银行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也是目前反对最集中的一点。英国政府很有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在保证零售银行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母公司对被分离出去的零售银行一定的控制权,从而换取他们对银行分拆的支持。

不管银行分拆在具体的内容上有何变化,2019年之前英国的银行必须完成银行分拆,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从国际上看,欧盟和美国都在出台新的政策,以加强对银行和金融业的监管。英国政府和相应的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与国际同行们的合作和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只在自己的地盘上低头进行狭隘的金融改革。在金融业早已经消失国界的今天,这个显得尤为必要!

 

文章来源:南风窗网站

详见:http://www.nfcmag.com/article/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