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国际经济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更新自由贸易内涵引领经济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7-05-15 09:59:48

 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全球蔓延的特定背景下,坚定推进自由贸易战略,增强自由贸易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均衡性,既是对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通过推进非排他的自由贸易和市场一体化进程,推进我国13亿人的大市场与世界市场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需求,以非排他的、开放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为重点,整合碎片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吸收新成员、培育新市场、释放新需求,不断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和市场空间。

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通过带动和支持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更多人口进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能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全球价值链调整升级,并不断提升本国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前言

 

  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思潮,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面对严峻挑战,坚定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提升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和影响,是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课题。

  以自由贸易战略维护经济全球化大格局

  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全球蔓延的特定背景下,坚定推进自由贸易战略,增强自由贸易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均衡性,既是对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1. 经济全球化格局面临深刻变化

  (1)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作为一体化的典范,欧盟在英国脱欧公投和意大利修宪公投之后,正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而北美经济一体化前景不明,作为该地区一体化主导者的美国转变为贸易保护主义推手的可能性上升。再看亚洲,亚洲区域内贸易依存度从2012年的59.49%降至2013年的53.01%2015年,亚洲货物贸易增速与全球货物贸易的平均增速持平,服务贸易增速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为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代表,东盟建设经济共同体的目标,目前只基本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服务贸易仍受制于各种隐形壁垒,资本的自由流动尚未完全实现。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进程也不如预期,2015年成员国相互贸易同比下降25.8%

  (2)发达国家推动全球化的动力不足。一是由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出现贸易和投资内卷化倾向,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和投资动力不足;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特朗普上台后采取美国优先战略,存在引爆贸易战的可能性;三是在失业增加和收入放缓的压力下,发达国家政府推进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和政策面临更大阻力。

  (3)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化的主要通道受阻。WTO作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主渠道,多哈回合谈判遭遇重大挫折,WTO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停滞不前。过去8年来,许多国家通过加快双边、多边自贸区进程来开拓市场。截至20167月,向WTO/GATT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共635个,其中生效的有423个。

  一些区域自贸协定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小圈子的特征,不仅难以适应信息全球化和技术革命对加快市场一体化的需求,而且使贸易治理碎片化,从长期看会加剧全球化“赢家”和“输家”之间的鸿沟,导致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低端,扩大全球、区域和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阻力。

  2.我国开放选择将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1)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加入WTO以来,我国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贡献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发挥了支撑作用。2001-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由0.24万亿美元增长到1.68万亿美元,增长了6倍;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占世界比重从3.8%上升至10.1%。即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性,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撑。2015年,我国外贸总额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超过13%,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为全球提供重要消费市场。我国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中产阶层崛起,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出现新动力。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是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票房来源。根据麦肯锡的数据,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年消费额将从2015年的2.5万亿美元上升至2030年的6.7万亿美元,届时将为全球消费贡献12%。我国的消费大市场不仅将提振全球经济,也将为贸易伙伴带来大量就业。

  (3)为全球提供投资支撑。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非金融投资达到112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遍布164个国家和地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为相关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和就业机会。

  3.以主动推进自由贸易战略有效应对逆全球化挑战

  (1)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到2016年,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当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平均每月超过10起,几乎每31起。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占GDP 比重从2008年的51.86%降至2015年的44.99%,下降了6.87个百分点,相当于退回本世纪初的水平。美国、日本分别下降2.240.96个百分点;中国下降了19.8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仅将导致落后产能挤出先进产能,阻碍本国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消费者将蒙受福利损失。

  (2)以自由贸易战略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史表明:无论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看,从推动技术外溢和技术进步看,还是从创造就业和反贫困看,自由贸易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贸易战的形式来实现自身增长的办法不可能长久,即使短期内能延缓落后产业和产能的淘汰,从长远看会加剧全球市场的萎缩,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问题,造成“贸易战—需求萎缩—贸易战—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3)以自由贸易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经济全球化是市场机制内在作用的结果,自由贸易的本质是市场机制在跨境、跨区域及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自由贸易带来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机制导致优胜劣汰,这是“破坏性创造”的过程——伴随着经济总体效率的提高,旧的行业、部门、业态和就业岗位被淘汰,新的行业、部门、业态和就业岗位出现;旧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被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所替代。

  主动引领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挑战,需要坚定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减少和消除现行贸易秩序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因素,以此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

  1. 以增强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均衡性为目标

  (1)创造市场而非分割市场。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目的不在进一步分割既有市场,而是通过推进非排他的自由贸易和市场一体化进程,推进我国13亿人的大市场与世界市场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需求,引导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进一步做大全球市场“蛋糕”。以非排他的、开放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为重点,整合碎片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吸收新成员、培育新市场、释放新需求,不断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和市场空间。

  (2)双向开放而非对等开放。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提出以“公平贸易”原则取代自由贸易原则,即主张一旦双边贸易失衡,盈余方应节制出口,赤字方可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直至恢复贸易平衡。发达国家同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后者应对外部冲击和抗风险的能力比前者弱,对等开放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在市场双向开放的前提下,需要给发展水平低于本国的国家和地区更多自主开放的时间和空间。

  (3)构建包容性而非排他性产业链、价值链。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目的在于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全球化。通过带动和支持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更多人口进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能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全球价值链调整升级,并不断提升本国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2.以推进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体

  (1)把开放、非排他的双边、多边自贸区作为引领全球化新进程的重要载体。坚定把WTO多边贸易协定谈判作为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主渠道,把开放包容的区域自贸协定作为WTO多边自贸体系的有益补充。

  (2)推进开放、透明、包容、共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通过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协定对WTO谈判中难以突破的领域进行先行试验,对自由贸易进程中的新议题进行先行探索,为推进包容共享的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推进大国间自由贸易进程。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关键在大国间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2015年,全球前十大货物贸易国的货物贸易额合计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50%,中国、美国、德国货物贸易额合计比重超过30%2014年,全球前十大服务贸易国的服务贸易额合计超过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50%,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服务贸易额合计占比达35%。通过共建开放包容的双边、多边自贸区,加强与大国的经贸合作,以此带动新一轮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推进自由贸易战略的重要任务。

  3.以服务贸易为重点

  (1)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经济全球化。把握服务贸易成为新一轮全球化重要动力的客观趋势,把服务贸易作为实施自由贸易战略的重点。服务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商业存在,它不仅关系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制度安排,也直接涉及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制度安排。

  (2)把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理念贯穿于服务贸易规则制定中。发达国家把服务贸易作为主导贸易规则制定的制高点。在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服务贸易制度的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建设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服务贸易协定,带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区域和全球服务贸易体系,释放全球服务贸易需求潜力。比如,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协定》(TiSA)的谈判进程。

  (3)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双边、多边自贸区进程。适应服务贸易成为双边、多边自贸区谈判焦点的趋势,主动把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作为双边、多边、区域贸易投资协定的重要目标,提高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服务贸易比重,以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带动区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4.以完善自由贸易制度安排为保障

  (1)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以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目标,以公平可持续为导向,深化发展自由贸易规则中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建设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

  (2)以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自由贸易带来竞争压力主要由中低收入群体承担的问题,尤其在经济增长疲软的情形下,由于缺少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和贸易补偿的制度安排,一些国家失业问题突出,中产阶层收入增长放缓,引发了相应矛盾甚至危机。需要完善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制度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形成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经济治理新规则,加强自由贸易的制度保障。

  (3)坚持和发展WTO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待遇原则。主动在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中引入技术合作、中小企业、环境保护、劳动者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议题,积极维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

  以自由贸易战略倒逼我国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转型交汇的背景下,通过推进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自由贸易战略,倒逼形成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以此练好我国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内功”,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和影响。

  1.以自由贸易战略赢得经济转型的主动

  (1)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推动服务型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向贸易伙伴降低旅游、养老、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和信息通信、会计审计、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壁垒,放宽存在严重“消费外流”现象的服务业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提高“中国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食品药品等消费领域的安全质量标准向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标准靠拢对接,进一步提升消费的安全性与质量,逐步引进国际领先的安全健康标准,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2)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推动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建立双边、多边自贸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有利于引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亟须的咨询、研发、技术专利等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促进服务业自身结构调整,而且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引进产品与服务的标准与国内标准创新相结合,推动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一流标准体系对接,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自由贸易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使中小城镇也能直接与国际市场对接、通过参与全球化成为现代化都市。比如,浙江义乌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搭上了“入世”的自由贸易列车。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尤其是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利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可以提升农业、农村、农民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和能力,带动更多人口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增加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2.以自由贸易战略促进结构性改革

  (1)推动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市场开放。数据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仅为7.7%。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制造业相比,我国50%的服务业市场尚未开放。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趋势,我国主动提升与美欧等服务贸易大国、强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严格履行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承诺,有利于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格局,在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市场开放中扩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

  (2)推动国企改革。适应新一代自贸协定中要求国企竞争中立的趋势,主动把公平竞争政策和国企竞争中立原则纳入双边、多边自贸区框架,加快打破行政垄断尤其是服务业的国企垄断,倒逼国企改革。同时,推进政府由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型,可以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3)推动政府监管改革。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加强与各国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的对接与合作,促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推动国内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与国际接轨;推动“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外资管理模式创新;推动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促进市场监管模式的转型。

  3.以自由贸易战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通过坚定实施自由贸易战略,积极与主要贸易伙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共建双边、多边自贸区,有助于我国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围堵。

  (2)为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和产业布局提供制度保障。把握企业“走出去”的区域布局变化趋势,通过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重点区域和新兴市场,加快建立双边、多边自贸区,为企业全球配置资源与产业布局提供制度保障。

  (3)塑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经济新格局。在未来几年基本完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面向全球的自贸区战略布局,以经济贸易合作带动与周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方面合作。

  (4)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将明显增强我国推进全球和区域自由贸易进程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带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7-03-21/18856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