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国际经济学
仲鑫:尽快构建“中国企业走出去商务交易信息平台”
发布时间:2017-01-23 10:03:06

(作者系民建会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在过去的十年中 20062016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张势头异常迅猛,年均增速超过50%,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首次超过外商对华投资。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目前各部委及其下属机构以及各行业协会均有众多“走出去”的企业会员,但是对于这些会员企业,各部委与协会只有“报表式统计”信息,尚缺乏深度动态的“走出去”实时信息,因此政府针对“走出去”的公共服务专用性投入存在资源分散与效率低下现象。

  二是各部委或行业协会只对下辖会员企业具有积极性,对于部委、行业之间的会员企业合作,基本上放任发展,并没有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支持;针对跨部门“走出去”企业的活动并未在部委层面建立宏观政策方面的统筹机制并提供合作指引。这也造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库至今尚未建立,在政策制定时缺乏一个能监测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时动态,并提供有效决策依据与数据分析的助推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即便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暴露不断,但是国家相关部门难以快速、系统推出规律性投资指引加以避免。

  三是单个行业内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尽管创新了不少合作模式,但是从跨行业视角看,“走出去”的国内企业相互之间多数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并没有形成畅通有力的信息合作网络进行支撑,这就导致“走出去”企业中出现“过剩资源”与“紧缺资源”并存的矛盾现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合作频次上仍然偏低。

  针对上述“走出去”中的诸多困境,我们认为突破口在于整合现有分布在各部委与相关行业协会当中的会员企业信息资源,构建一个统一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商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商务信息平台”)系统,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由商务部牵头,整合现有“走出去”的相关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走出去”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明确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明确所有部委或行业的“走出去”信息平台的服务信息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由商务部代为集中管理,这一政策可以解决目前“走去出”资源分散、部门分割而导致运营效率低的状况;其次是“走出去”商务信息平台建设与国家企业征信体系相连接,同时将该数据平台运营与维护进行特许权招标,交给独立第三方负责。这一制度设计可以解决“走出去”商务信息平台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维的大量投入。

  第二,“走出去”商务信息平台的服务目标与内容设计。商务信息平台的服务目标是最终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商务交易项目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三个层面的“互联互通”,并提供国家“走出去”宏观战略决策(包括“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重大举措)的有效数据支持。

  第三,重点推进四类行动主体之间商务项目信息共享机制的内网建设。信息平台的内部结构设计上,目前可以基于IT技术重点推进四类行动主体先行开展海外商务项目信息库建设。包括中央企业、军工企业、地方国企以及民企。上述四类企业在商务信息平台上按时、主动登记海外商务运营信息,并将其信息登记活动与信息平台提供的多元商务政策及服务系统进行对接(平台最终建立政府不同部门针对海外商务项目推出的政策支持体系“一站”窗口),从而在专业、高效的信息平台上快速实现“一对一”“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海外商务项目宏微观资源配置。这一平台系统以内网形式展示,达到最优化的项目服务便利。

  第四,同步完善商务信息平台建设所需外部接入系统的设计。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外部接入系统在以下两方面加以完善:其一是将我驻外使馆、海外华人商会与爱国组织及杰出群体纳入,使之成为海外商务重要的项目信息来源与环境风险评估力量;其二是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开发过程中,将合作国家的商务政策与服务系统自动接入信息平台(或由我方提供统一模板帮助沿线国家更好接入),确保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商务活动透明化并大幅度降低投资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五,建立并完善信息平台的保障体系。一旦中国企业走出去出现重大商务风险,商务信息平台应紧急启动分级服务支持体系,提供中枢信息服务协调各级参与方分阶段、多渠道、全方位积极介入,高效、专业与负责任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6-12-02/18717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