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央行来说,前不久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是一场重大胜利。数年来,中国央行一直声称人民币应当被纳入这个顶级储备货币俱乐部。
对欧洲人来说也是一场胜利。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他们离开了美国所倡导的强硬路线,认为人民币应该被纳入SDR,尽管中国对其资本账户施加管控、并且大举干预汇率。德国、法国和英国认为,近年来中国实施了诸多自由化改革,应该予以奖励并进一步鼓励其推行改革。
尽管自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迅速发展,但是一些制度因素——2016年初的市场动荡就是表现症状——却阻碍着人民币地位的进一步上升。这反映在,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人民币的使用有限。
尽管全球约有70家央行已经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人民币,但是人民币占全球储备资产的比重仅为1%。这使得人民币成为第七大储备货币,位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之后。此外,人民币在全球债券发行量和外汇交易量中分别排第八和第九位。这意味着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使用仍然非常有限。
在贸易领域的数据较令人振奋。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已取代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这使得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认为中国约25%的贸易是以人民币结算的。但即使对这一数据也应谨慎看待。中国内地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近80%是与香港进行的,或许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在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合约中都是交换媒介而非记账单位。换句话说,人民币是支付手段,而美元仍然是计价货币。后者更重要,因为这正是汇率风险所在。
如何解释人民币使用有限的现状?一种货币成功实现国际化有三个决定因素:1)外界对其经济和政治体系的信心;2)成熟且开放的金融市场;3)广阔的贸易网。
毫无疑问,中国在第三点上具有优势。它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巨大引力在东亚地区格外明显。因此,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该地区多家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
然而,在另外两个因素上,中国表现欠佳。由于中国是基于金融压制的政府主导型资本主义,国有银行主要为国企提供信贷,因此其金融市场仍然不够发达。银行向私营部门提供的信贷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8%。在美国,该数字仅为48%。相比之下,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仅相当于GDP的41%,而美国为243%。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股市上,美国股市规模相当于GDP的118%,而中国仅为44%。
从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可以看出它的不成熟。在2016年开年的多个交易日中,这种波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股市平均年换手率达到293%,相比之下美国为188%。如果剔除很多国企的非流通股份,换手率达到341%。普遍看法是,中国股市是大赌场,内幕交易猖獗。
这影响了第一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信心。为了实现货币的高度国际化,发行国不仅要有信誉良好的央行,以及深度、全面、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在其中证券可以以很低的交易成本买卖(这必然意味着开放的资本账户和货币的完全可兑换);还必须拥有稳定、透明的政治和法律框架。
中国目前没有达到这些要求(法制不意味着法治),只要这种情况依旧,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就是有限的。过去200年,主要储备货币一直是由自由化的经济体发行。英国、美国和欧元区均是如此。欧元目前是全球使用第二广的货币。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削弱了人们对不受约束的金融市场的信心,绝大多数国际投资者仍然具有自由化思维。这意味着,如果中共希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它必须从制度上转变政府的角色,从金融体系的主角转变为主要监管者。
正如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曾说的那样,“强大的国家拥有强大的货币”。中国当然配得上强大的货币。但是,这需要代价。中共需要放弃对信贷系统的控制。不过,尽管西方对此寄予希望,迄今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会很快发生。
本文作者为埃坎诺皇家学院(Real Instituto Elcano)的高级分析师,著有《欧元、美元和全球金融危机:从新兴市场看货币挑战》(The Euro, the Dollar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urrency Challenges seen from Emerging Markets)。
文章来源:FT中文网;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