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经济学
《财新周刊》社评:慎言“新周期”
发布时间:2017-09-11 16:05:47

发表日期:2017-8-7

经济数据总体向好,市场情绪日益乐观。继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的“成绩单”超出市场预期后,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1,比上月上涨0.7,连续两月反弹,为近四个月最高,进一步提振了人们的信心。“新周期”之说再度甚嚣尘上,并引发论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无可争议,不过,迄今的证据并不能证明“新周期”已然来到,过度乐观害多于益。

围绕“新周期”的争论肇始于今年年初的一份展望2017年宏观经济的券商研报。该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期“经济L型”的一横,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近来,持此论者变得越发自信。然而,其所称的“新周期”内涵不明,亦无显著标志可辨,无从断定它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何种周期:是基钦短周期,还是朱格拉中周期,抑或是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所谓“新周期”,更多是表达了一种对于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情绪。

应该说,对于经济走势,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实属正常,我们也深盼中国经济能早日步入以效率提高为标志的新周期。但是,如果盲目认定、过早宣扬“新周期”已经确立,危害显而易见:它容易使人们对供给侧改革的既有成果估计过高,轻视当前面临的金融和债务风险,误以为现在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已经足够,进而贻误改革时机、转型窗口期,决策层不可不察。

研究发现,中国已经历过几轮以设备投资为标志的朱格拉周期,但投资增速的中枢在步步下行,这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因素有关。所以,即便设备再次更新换代,也难以支撑很高的投资增速。今年,中国制造业整体上还处于去产能进程中,按照中国既往产能周期来判断,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换代至少要到明年才会到来。至于由技术革命决定的长周期,则带有更多不确定因素。目前,新技术革命虽见星星之火,但未成燎原之势,对于中国来说,它远水难解近渴。断言“新周期”已经到来,未免有失操切。

从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场合传出的信息来看,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尚属冷静,措辞多强调既有状态的深化、改进而非转折,可见所谓“新周期”的提法亦与官方立场相悖,研究界更是商榷不断。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尤其是涉及周期拐点的判断,不应基于一时一域而又数量有限的数据波动,而更应关注其背后的增长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持论须严谨慎重。

中国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发现,当前GDP和投资增速仍然处于2010年以来的底部区间,GDP累计同比增速回到了2015年底的水平,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尚不及2015年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仍有下行压力。过度倚重基建和房地产的增长逻辑没有根本改观。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中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此举值得殷切期待。不同于此前历次产业革命,中国此番并未起跑落后,甚至在市场规模、数据积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还具备一定优势。不少人希望中国抓住良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乃至“弯道超车”,愿望不可谓不良好,机遇也确实存在,不过,目前尚未形成气候,修成正果绝不会易如探囊取物。

中国经济要真正开启新周期,根本之道在于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虽在理论上泾渭分明,但对时下的中国而言,二者实际上交织在一起,结构调整对中国能否步入新周期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发布一年半以来,月度数据一直在30上下波动,表明新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仅达三成,中国经济结构仍未实质性优化。实践已一再表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无力启动新周期,最终还要看民间投资能不能提振。只有通过破除垄断、坚持市场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把民营企业信心树立起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形成。

新周期不只在于中国自身的努力,还在于世界经济能否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实现实质性复苏,并克服当前阻力,迎来下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国必须更紧密地把自身与世界融合在一起,使信息、技术、资本、人员的流动更加畅通。为此,中国必须更加坚决地对外开放,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周期看似周而复始,但实则属“螺旋式上升”。倘若一味在旧有窠臼里打转,就难称新周期。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中国经济只有顺利完成结构转换,才能如愿进入新周期。新周期终究不是吼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文章来源:财新网;原文链接:http://opinion.caixin.com/2017-08-07/10112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