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经济学
刘晓忠:居民收入增幅赶超GDP是风险的缓释器
发布时间:2017-05-17 08:54:15

摘要:采取各种举措提高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风险的缓释器。

原文发表日期:2017.04.17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宏观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高于预期的6.8%,为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开了个好头,打下一个相对扎实的基础。在最新公布的诸多指标中,居民收入同比增长7.0%,持续高于同期GDP同比增幅,这是自2013年第四季度有数据以来连续12个季度,居民收入同比增幅高于同期GDP同比增幅。

居民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同比增幅,凸显出这一时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小幅提升,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收入更多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症结;同时,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数差为2.5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也凸显出城乡收入差距在小幅缩小。

不过,从近年来的走势看,居民收入同比增幅与GDP同期的同比增幅之差,呈现出持续缩小的态势,如2013年第四季度居民收入同比增长为10.9%,比同期GDP同比增长7.6%3.3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同比增长为11.1%,比同期GDP同比数据7.4%3.7个百分点,等等,而至今年一季度,两者的差缩小到了0.1个百分点,凸显出居民收入增速呈现出典型的边际递减态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直较低,即基数小,这预示着新的经济增长中,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存在不升反降的风险隐患。居民收入分配增速的边际递减,目前正在影响居民的最终消费问题,尽管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达到10%,暂时缓解了前几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跌破两位数的现象,但是从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为6.2%,显著低于去年同比的7.05%和上一季度的6.8%看,居民收入的增收对消费支出的支持呈现边际递减态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也将在边际上呈现出偏弱趋势。

这种情况警示,今年经济良好的开局,更多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短期效应,如最近几个月内诸如挖掘机等高达200%的同比增幅,可能有相当大的原因是旧机器的折旧和残值处理带来的,如挖掘机等机器设备的折旧期一般在5年左右等,这预示着近期推动GDP上行的动力,居民部门参与进去的相对有限,经济增长进入居民部门的收入也相对有限,至少目前看经济短期的增长与居民部门的收入存在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现象是否持续将有待继续观察。

其实,这是中国经济多次出现产能过剩等所共有的现象,低基数的居民部门收入若无法持续通过高于GDP增速提高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是,随着去年以来,国内主要城市房价的续创新高,城镇居民的生存压力正在加重,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压抑,国内最终消费市场就难以提高,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就会存在持续性、稳定性风险隐患,产能过剩、去杠杆及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等就难以克服知易行难的难题,高杠杆、高负债等问题就会让经济变得更具不确定性。

为此,当前政府不仅需要对企业进行减税清费的休养生息,同时更需要通过减税清费等手段,提高居民部门的薪资收入水平,使国民收入更多地向居民部门倾斜。

其理据是,如果将更多的经济金融资源,通过更多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而企业在产能过剩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下,企业和政府的新投资难以形成有效的生息资产,那么通过减税清费降低居民部门的税费负担,如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尽快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计征制度,减缓个税累进税率层级,抬高免征额等,提高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将有助于刺激内需甚至刺激出消费的乘数效应,并同时缓解居民家庭部门日益扩展的资产负债率。

近年来最大的加杠杆部门是居民,居民净增的负债杠杆若失去稳定收入的增幅,居民的收入偿债比将呈现恶化态势,而一旦社会的最小细胞的家庭,大量陷入了财务危机,将对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要知道,在国内防护型保障系统最缺位的不是企业,而是家庭。

总之,采取各种举措提高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风险的缓释器,不因单纯利用居民加杠杆,而无视居民加杠杆带来的增收诉求。

 

文章来源:《凤凰评论》

详见: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engnengliang/20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