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经济学
张纲纲:欧元区的“春天”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4-11-19 10:09:47

 

作者简介:张纲纲,《南风窗》记者。
 
10月初,美国劳工部颁布了9月份失业人数统计数据,与8月份6.1%的失业率相比,9月份的失业率下降到了5.9%,为6年来最低。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部的数据也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4.6%,远超以前预期的4.2%。考虑到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美联储正在考虑是否提高基准利率。
无独有偶,在大洋彼岸,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英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为0.9%,超过市场预期的0.8%。英国经济已经超过经济危机前的峰值,英格兰银行更是预测英国2014GDP的增速将会达到3.5%。与此同时,英国的失业率在稳步下降,民间投资的信心在不断增加。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最新的会议记录显示,9名委员当中,已有两人要求提高基准利率,这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经济的火热
与英、美经济热火朝天相比,欧洲大陆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欧元区的通胀率持续下降,已经降到了0.3%的危险地步,欧元区陷入通缩的危险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老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矛盾逐渐突出;经济几乎停滞不前,前景一片惨淡……
同处西半球的发达国家阵营,同样经历了次贷危机的洗礼,欧元区的命运为什么会和英、美大相径庭呢?是什么绑住了欧元区经济起飞的翅膀?欧元区又何时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呢?  
欧元区的烂摊子
欧元区从成立开始,各方的怀疑和批评就没有断过,许多人甚至断言其会夭折。尽管如此,欧元区还是一路磕磕碰碰走了过来。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席卷欧洲大陆的欧债危机,则是欧元区自成立以来所承受的最大一次考验。欧元区虽然得以幸存,但在经历了双重危机的打击之后已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当下英、美经济稳步复苏和起飞,欧元区却错失良机,还在泥潭中挣扎。10月初,Markit发布了9月份的制造业评估指数(PMI)。PMI指数以50为基准:50以上为经济增长,50以下为经济衰退。欧元区9月份的PMI指数仅为50.3,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而Markit的评估需求能力的订单指数显示,欧元区的订单指数已经从8月份的50.7降到了49.3,欧元区的订单和制造业实际上已经步入衰退。
107日,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预测。它一面对英、美在领导发达国家阵营的经济复苏中独领风骚大加褒奖,另一面却对欧元区的表现深感忧虑,连续调低了欧元区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德国被下调了半个百分点到1.4%;法国由原来的0.8%下调到0.4%;而意大利更被调低到-0.2%,预测将会重新步入衰退。
欧元区经济的停滞不前,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失业问题首当其冲。重灾区希腊在经过了3次欧洲央行的输血之后,经济有所回升,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EUTOSTAT的数据显示,希腊7月份的失业率为27%,而青少年中的失业率更是超过50%。西班牙的失业率从峰值的26%已缓慢回落到24.5%。法国9月份的失业率仍超过10%,意大利更是达到12.6%,比同处G8集团的英、美糟糕太多。即便是德国,经济增长也处于放缓的势头,其失业人数在9月份还增加了1.2万人,更加证明了欧元区内就业形势的严峻!
欧元区面临的另一严重问题是通货紧缩,也就是说通胀率的不断下降,已经到了足以对国民经济构成威胁的地步。通缩之所以会对经济构成威胁,是因为价格的下降,会导致企业收入的减少,但同时企业的债务却不受价格下降的影响,这样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对企业不利。同时,企业收入的减少,反过来会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势必受到影响。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减少投资,这样又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是一个连锁反应。
为了刺激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欧洲央行几次调低利率,现在已经达到0.05%,几乎为零,而实际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了。与此同时,欧元区的通胀率已经跌到0.3%。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曾说任何低于2%的通胀率都是危险的,按这个标准,欧元区已陷入通缩的怪圈。
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再加上通货紧缩的威胁,欧元区实在是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什么欧元区会陷入今天的困境呢?适用于英、美的办法为什么在欧元区却收效甚微呢?
各自为政的苦果
9月的20国集团财长会上,美国财长杰克·卢指出,根据美国的经验,欧元区要想摆脱困境,短期内必须提高需求,刺激增长,长期内必须施行结构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再具体一点,其实英、美经济能够快速走出经济危机,不外乎这么几点经验:财政上,平衡财政预算,减少财赤,从而提高政府的信用等级,为政府融资提供方便;货币政策上,降低利率,进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刺激投资;结构调整上,引导和转变产业结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但这些对于欧元区的领导人来讲,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德拉吉就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解决欧洲的问题,必须是在综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欧洲央行在各个方面也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可是这些帮助英、美走出困境的妙计良方,为什么在欧元区却行不通了呢?
先来看货币政策。与英、美的量化宽松类似,欧洲央行出台了4000亿欧元的长期再融资项目(TLTROs),允许欧洲的商业银行以极低的利率从欧洲央行借钱,从而鼓励它们向企业发放贷款。同时,欧洲央行决定实行数千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专门从欧元区内的商业银行购买证券化的贷款,从而让各商业银行有资金向外发放贷款。想法很好,但是却遭到了德国和法国的反对。理由很简单,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决定了其必须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德拉吉让欧元区的各国政府对此进行担保,但德国和法国认为它们国内的银行不需要欧洲央行的资金,所以也不应该对可能的损失担保。德国和法国的抵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LTROs的认购。迄今欧洲的商业银行通过该项目,只向欧洲央行借了826亿欧元,不到4000亿欧元额度的21%,远低于市场预期。对德拉吉来讲,这无异于当头一棒,苦心炮制出来的方案,一出世便大打折扣,其效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来看财政政策。为刺激经济增长,德拉吉呼吁各成员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税收,扩大投资。这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减少,财政支出会增加,两方面结合起来,财政赤字会扩大。这对于一直积极主张和推动欧元区内各国政府平衡自己财政预算的德国,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德拉吉的议案一出,就遭到了德国的反对。
欧洲债务危机中,欧元区内的许多国家因为政府债务的泛滥和失控,濒临破产边缘,不得不靠欧洲央行的紧急援款来应对危机。欧洲央行的援款来自于各成员国,而德国是其中最大的贡献者。许多德国老百姓和政客早已厌倦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拿自己纳税人的钱,去填补别国政府因挥霍无度而造成的财政黑洞,因此坚决要求各成员国政府把平衡自己的财政预算作为当务之急,重新树立起自己政府的声誉,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而要平衡财政预算,就需要开源节流,这与德拉吉所建议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从财政政策上,德拉吉的药方看起来很对症,却在操作上困难重重。即使最后侥幸得到了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但收效也注定会大打折扣。
而结构改革则注定会更艰难。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法国和意大利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欧盟和欧洲央行要求两国进行结构改革,虽然两国政府口头上答应得好,但却迟迟不见实际行动。意大利的新总理伦齐,在年初上台时许诺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大的改革,从而缓解意大利居高不下的失业问题,但大半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伦齐政府的任何动静。而法国的奥朗德政府,自从与一个左翼小党闹翻之后,在法国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跌到谷底。推行任何的改革,奥朗德能否赢得足够的支持,已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指望他们进行结构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恐怕是靠不住了。
所以,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抑或是结构改革,欧洲央行看起来都有对策,但由于成员国之间在这3方面意见分歧严重,各怀鬼胎,缺乏协调和妥协,导致了这些政策在后来的施行上大打折扣。
春天在哪里
虽然欧元区现在是困难重重,百病缠身,但也不乏利好消息。欧洲央行的世纪超低利率和欧元区经济的疲软,使得欧元大幅贬值,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不断创出历史新低。欧元的贬值,有利于欧元区的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于欧元区经济的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欧元贬值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扭转欧元区现在的颓废局面,必须从欧元区的根本问题下手。那就是,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特别是像德、法、意、西这些核心国家之间,必须统一思想,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协调、磋商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否则就算有再好的济世良方,也解决不了欧元区的顽疾。
就此而言,在欧元区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尤为必要。其实,早在欧债危机闹得正凶的时候,深谋远虑的德国就提出,要想避免欧债危机的重演,必须在欧元区内实行统一的财政预算,保证各成员国之间步调一致。可是,当时德国的倡议因缺乏足够的支持而被搁置。
现在,是重新考虑这一倡议的时候了。目前,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掌管,欧元区在货币政策上已经实现了整合。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将会在货币和财政两个方面保证欧元区各国做到步调一致,政令畅通,充分发挥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效应。实际上,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向外界传递的信号是欧元区在财政政策上实现了统一,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有意愿、有能力消除各自的分歧,维护欧元区的完整,这本身就是一大利好消息。
109日, IMF预测欧元区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的话,将会有35%40%的概率重新步入经济衰退。所以,对欧元区来讲,现在已届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说生死存亡也毫不为过。欧元区的出路不外乎两条:要么是进一步整合,在欧元区内实现统一的货币和财政联盟;要么就是继续这么松散下去,各自为政,互相之间吵吵闹闹,结果只会是死路一条!
 
文章来源:南风窗网站
详见:http://www.nfcmag.com/article/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