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中国企业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痛点”就是:有企业,不一定有产品;有产品,不一定有品牌;有品牌,不一定有品牌价值。
——前言
中国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力量,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全球软实力明显弱于硬实力。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资金支持、价格定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价值观感召、标准规则制定以及法制契约塑造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很多企业“蜂拥”而出,不分企业业绩、能力、口碑、背景等,统统喊着“一带一路”的口号,“攻城略地”,其场面颇为壮观。但是,越火热时越需要冷静,要认真思考问题和痛点。
近年来,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和排位大幅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硬实力”的缩影。但中国企业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痛点”就是:有企业,不一定有产品;有产品,不一定有品牌;有品牌,不一定有品牌价值。
软实力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软肋,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文化与价值观传播,国际社会的认同度较低。目前,中国企业输出的主要是产品、技术,但对话语体系、价值理念、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传播明显不足。没有在文化和价值观领域发力,就很难引起共鸣、征服人心。日本企业向全球推出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世界60%的动漫来自日本;美国好莱坞电影几乎占据了全球80%的电影市场。这些文化产品背后蕴含的文化与价值观也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一带一路”要首先解决文化自信问题。
第二,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塑造能力尚待完善。过去,中国企业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做了大量有社会责任的事,但“不善言辞”的形象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企业不愿意交流,是因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在多次海外民调中,中国企业的负面形象集中在:“商人”,且不惜代价;中资公司不愿接受采访;中国不愿曝光其与合作地区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能源消耗;关注如何从非洲等地区获取资源,等等。反观日本等国家,常常收购驻在国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纸,以占领形象塑造和话语引导的主动权。
第三,同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打交道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在“一带一路”沿线上,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层面有很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目前,中国企业与当地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互动非常有限。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不仅支持当地的民间力量,而且还派遣本国非政府组织积极配合其商品和文化的全球传播。例如,美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十分突出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要求后者“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强调“政府监管行为只能涉及企业是否依法经营,而无法涉及具有道德属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从而使美国企业的海外发展能够占据道德高点。
第四,不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建设不可忽略宗教因素,要加强对宗教的认知,要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要了解“一带一路”,就必须首先了解宗教。如果我们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宗教,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产生疏离感。例如,“一带一路”沿线有众多的伊斯兰国家,同它们的企业打交道不了解伊斯兰金融恐怕不行。伊斯兰金融体系是按照伊斯兰教义建立起来的道德型金融体系,主要指在伊斯兰教法体系下的融资活动。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禁止利息;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禁止进行欺骗性、冒险性和投机性的投资;投资活动要严格符合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对从事诸如赌博等活动的任何投资都严格禁止;重视合同的神圣性。可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宗教不仅是个文化或社会问题,也是贸易和金融问题。此外,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诸多突发事件,往往与员工无意识地侵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
第五,社会责任感以及本土化意识亟待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有所改善,但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依然较差,具体表现在企地融合不够、企民融合不足、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不过关等。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有一些海外项目和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后续项目,从而引发恶性的连锁反应,导致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满与排斥。同时,本土化意识是衡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有不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然不善于融入当地社会进行人文交流,也较为忽视当地员工的福利和发展,比如不注重加强对后者的培训培养以及职业规划,员工普遍对中国企业没有归属感和依赖感。另外,企业管理模式也需本土化,当企业“走出去”时会发现国内模式很多“水土不服”,例如,对当地员工的管理很难按照国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开展,对待工会的态度也必须“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中企的文化软实力偏弱,突出表现在国际社会很难从价值层面认同中国企业。因此,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必要提升软实力。具体建议如下。
加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教育宣传工作。首先,要加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教育培训,很多企业对“一带一路”的内涵把握不清楚,甚至认为“走出去”就是要输出剩余产能,就是要获取能源资源,如此的错误认知会使沿线国家认为中国企业是来“吸血”的,而不是来“输血”或“造血”的。其次,要鼓励中国企业把“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讲清楚:中国希望自身文化与价值能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赢得尊重,不希望国际社会把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仅仅看作是“会走路的钱包”。总之,从本质上说,“一带一路”是文化交流与人心亲近的事业,是文化经济学的典型事例。
完善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考核指标和法规建设。考核的方向是真正推动中国企业成为受欢迎的世界一流企业。指标设定要充分激发中国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形象优化。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从量的优势过渡到质的优势,简言之,如何从偏重亮丽的销售数据,转变为追寻消费者的长期认同与忠诚度。考核指标不仅要关注中国企业是否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同时考核企业是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以及生态友好的关系。否则,“走愈久,越被动”。
尽快打造优质和品牌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不是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是“一带一路”企业,不是所有“走出去”的项目都是“一带一路”项目。唯有尽快打造“一带一路”的优质和品牌项目,才能形成示范效应,才能去伪存真。越火热时越需要冷静,需要国家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进行识别管理。
优化“一带一路”的品牌战略。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品牌,中国有170多万个品牌,但中国品牌的商业化能力过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中国也有一批世界级企业,但是真正成为国际品牌的却寥寥无几。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要由产品营销转换为品牌营销,品牌国际化、公司全球化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6-11-07/18677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