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微观经济学
高梦媛 郑欣: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江苏证据
发布时间:2014-09-15 11:10:4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对城市的了解愈发全面和深入。他们的生活、思想等各方面也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城市想象和自我身份认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江苏地区农村居民的实地考察,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了解城市的方式、对城市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虽然具备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半现代性”的状态。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将两者分成两种社会身份,双方交流匮乏,信息闭塞,农村居民对于城市的认识是模糊和抽象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自我认知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保留着传统思想的同时,受到许多现代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城市的了解更加全面而深刻,行为模式和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心理层次反映了市民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农村居民观念和行为的深层影响。这里分别从媒介拟态环境、消费主义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背后的社会动因。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以及相关认同理论的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王春光认为,农村居民对过去的社会记忆与现实社会时空转换中的体验之间的互动制约着其在城镇化过程中转型适应和社会认同的进度和深度,进而影响着其城镇化路径的选择。[1]王毅杰、倪云鸽认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流动农民社会认同正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且这一主观性态度可以随自身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场景的变化而变化。[2]另一方面,王亚亚认为,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心理障碍。[3]
我国的农村社会是典型的靠血缘和地缘维系的乡土社会,现代化受到乡土意识的严重阻碍。但大众传播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的渗入在强有力地推动着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这也表明在身份认同上农村居民在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和接近。那么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城市生活和消费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在身份认同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市民化程度究竟如何?
为解决这些问题,这里对农村居民对城市消费认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解释。针对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以问卷为主,辅之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并对部分地区进行回访。根据随机抽样原理,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发放,样本分布在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共30多个村,共发放问卷1600份,并现场访谈73户。符合统计学要求。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98份,问卷有效率为87.3%。利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了解到大量城市的信息,并对城市的生活和消费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他们的城市想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自身行为上也表现为消费和生活方式向城市靠拢,逐渐呈现出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这背后也自然隐藏着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转换。根据数据的整理和呈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调查的结论和发现。
(一)农村居民对城市的接触与评价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多,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以及经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城乡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频繁,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城市的信息。数据表明,现在农村居民对城市的关注和了解程度都有所加深。17.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比较关注”的占31.65%,“一般关注”的占36.12%。总体而言,多数农村居民呈现出对城市生活好奇的态势,从而表现出一种对于更高层次生存状况的自觉性和追求性,对外部更为优越的环境有着敏感性和关注度。
当然,受访者对城市的印象还受到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农村和城市各有利弊。从访谈资料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居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城市,对城市的认识和评价趋向深入和全面。在关于城乡差异的问题的认识上,可以看出农民普遍认为虽然现在城乡差异比以前有所缩小,但是依然明显存在。当然,对于城市的认识也因个人主观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农村居民的城市认知随着这些年农村的不断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城市的认识更为全面和理性。
(二)农村居民对城市消费的认识和评价
随着农村居民接触到的城市生活信息的日益增多,他们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有着自己的观点或评价,有赞同有质疑,表现出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方式的不同接受程度。在调查对于城市消费态度的问题时,课题组选择了5种关于城市消费的态度:挣钱是为了消费、消费代表身份品位、追求流行、月光族,以及提前消费。37.37%的受访者认为“挣钱是为了消费”,说明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重储蓄轻消费开始向重视消费转变,认识到消费才是挣钱的最终目的。在涉及消费是否代表身份品位的问题时,21.89%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这说明现在农村居民已经逐渐认识到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对于追求流行的消费理念,19.05%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说明追求流行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在农村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
在涉及比较前卫的消费观念,如关于月光族和提前消费的问题时,受访者的理性偏向非常明显。仅有6.06%的受访者可以接受月光族这一观点,而29.04%的受访者无法认同。关于提前消费,有15.63%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而23.24%的受访者并不接受。这表明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于“负债消费”“提前消费”“月光族”等相对前卫的消费观念仍然持不认同的态度(见图一)。
图一(略)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观念的接受程度正处于一种过渡时期,大部分人对于一些比较普遍的城市消费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前卫的消费观念还暂时不能接受,说明其消费观念仍然受到传统农村消费思想的深刻影响。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年轻人对于城市的消费观念更容易接受,而年龄较长的一些受访者则比较反感。
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的评价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开始重视品味消费,认为消费是身份品位的象征,也开始像城里人一样追求时尚、追求流行,但是对于较前卫的消费观念还不能完全接受。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部分认同城市的消费观念,但仍然受到乡村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三)农村居民的城市“现代性”和城市向往农村居民接触到大量城市生活的信息,自然会受其影响而使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并且越来越体现城市现代性的特征。在购物场所的选择上,38.64%的农村居民选择去超市进行购物,在这一点上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已经与城市居民相似。选择其他场所如临时货摊、集市、网购等购物场所或方式的比例较小。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场所已经由传统的集市转移到超市、百货商店、品牌专卖店等颇具城市特色的消费场所。在访谈中也发现,现在农村居民消费和生活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
从生活和消费上体现出的城市现代性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城市的向往程度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不再一味盲目地羡慕城市的生活,而是更加体会到在农村生活的优越之处,更加情愿留在农村。同时,不同的年龄、生活经历等也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城市梦。一方面,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城市的期望不同。按年龄区分,总的表现趋势是:低年龄组愿意成为市民的意向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意成为市民的意向呈明显的减弱态势。关于受访者想搬到城市的原因,占据最大比例的是“为子女的教育着想”,为27.27%,其次是为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占24.58%(见图二,下页)。由分析可知,年轻人向往城市的原因更多的是为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更好的事业和前途。中年人向往城市的原因则更多的是为了使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老年人想搬到城市则是为了与在城市的子女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不同的经历也会给农村居民以不同的城市印象。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在生活轨迹中,较早发生的生活事件对后来的生命历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形成个人生活轨迹的转折。依据这一理论,农村居民原有的生活经历对他们的市民化过程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以上统计和访谈资料中可以发现,城市对农村居民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致农村居民生活和消费不断具备城市现代性的因素。同时,当前农村居民对城市的期望趋于理性化,不再一味盲目地对城市产生不切实际的向往,而这种内心的变化也是他们在心理层次上的城市现代性的一种体现。总之,当前农村居民不管是在外在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还是在内心的城市向往上都具备一定的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是不可否认还保留有传统思想观念的成分,正处于一种市民化的过渡时期。
三、进一步讨论: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深度剖析,可以明显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接触和了解城市信息的方式、自身生活消费受到城市的较大影响、对城市生活和消费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对城市的认知、向往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这里从媒介拟态环境、消费主义以及文化传播三个视角来进行深层分析,对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的变化原因进行探究。
(一)媒介拟态环境构建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发生了很多变化,而这些变化最大的外在推动力量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把城市的信息带入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中介物,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示范,使农村居民得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对城市的认识,进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且对他们的认同意识进行重新建构。这也正是大众媒介构建拟态环境的效力所在。
 “拟态环境”一词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他把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符号式虚拟环境称为“拟态环境”。农村居民之所以对城市形成各种各样的认识和印象,传播媒介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城市的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并向农村居民展示和传达,从而使他们因此对城市产生不同的想象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的力量非常巨大。李普曼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制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上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日本学者藤竹晓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这是大众媒介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也是大众媒介能够生成和维护,以至于改变定型的原理。[4]
第一,在商品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广告成为媒介的重要内容,消费主义文化通过大众媒体得以传播,因此在媒介建构的这种拟态环境中,农村居民所认识到的城市是一种消费社会,而这样的城市认知又会对他们自身产生影响。媒介通过广告构建出的拟态环境对于刺激其消费欲望和改变日常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由传媒构建的社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拟态的真实性[5],媒体在传播中总是尊重尽可能多的预先存在的思维结构。大众媒介在展现城市形象时,往往选择美好的一面去渲染,着力于塑造光鲜亮丽的城市形象,而选择性地掩盖了城市的阴暗面。这种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中的选择性失语很容易使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城市产生错误甚至盲目的认识和幻想。
第三,大众媒介在对待农村和农村居民态度上,下意识地存在歧视和贬低的情感色彩,在提到相关问题时,仍然会使用诸如“素质低下”等含有明显偏见的用词。这种负面的媒介话语环境对农村居民所塑造的城市是高高在上的,是带有强烈的排外色彩的,这就使得他们对城市的想象在心理上的隔离感更加强烈,反映的身份认同更加区别于城里人。
城市想象的背后是身份的界定和认同。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自身通过个性化过程构建起来的。[6]在农村居民对于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大众媒介在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说过,“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主要是通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从这个思路出发,大众传播可以充当形成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或者建构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按照拉斯韦尔大众传播三功能说,联系大众传播与社会认同的勾连,大众传媒在农村居民的身份界定以及对自身所处社会的认同感中可以在强化社会规范、授予社会地位方面充当角色。
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中指出,大众传播是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7],因此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对推动我国农村居民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乃至心理。而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所塑造出城市形象对农村居民形成认知和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份认同。由此可见,媒介是构建认同的重要渠道,对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认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消费主义深刻影响下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消费正在受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影响,并逐渐具备城市现代性的特征。这不仅是消费主义的发展,也显现出他们通过消费方式的改变来模仿想象中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身份认同的转化。消费与认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更加关注这背后农村居民对于自身身份的界定和认知。韦伯说过,消费建构和维持着阶层的群体身份,而每个群体用不同的消费方式来清楚地表明这个群体的身份意识。[8]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逐渐倾向城市表明他们在身份上也在向城里人靠拢。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表现在外在消费方式上并受到消费的深刻影响。消费主义的突出特点是消费在个人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消费成为生活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在消费主义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更多的还是被人为制造的欲望所支配。[9]陈昕在其《救赎与消费》一书中指出,我国正在以特殊的方式迅速进入“消费社会”。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由追求朴素、实用型向追求时尚、享受型转变。[10]传统的农村型消费方式正在逐渐向城市型消费方式过渡。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受到城市消费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转变恰好体现出他们对于想象中城市生活的模仿,在他们的概念中,城市的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消费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通过改变自身的消费来完成脑海中对于城市生活的想象。同时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农村消费方式的特点,所以说,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虽然具备某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仍然处于一种过渡时期。
关于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的联系,很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消费社会学认为,消费不仅是消费者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也是消费者进行“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11]身份认同决定了消费方式,人们总是选择与自己身份相一致的消费方式;同时消费方式是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主动建构着消费主体的身份地位。因此农村居民在消费方式上所体现的城市现代性实质上折射出心理上身份认知的现代化和城市化。[12]
王宁的认同理论强调了人的认同的动态变化过程。[13]姚建平在《消费认同》一书中指出:第一,身份可以通过消费方式表现出来,消费方式是进行身份建构和维持的重要手段。第二,消费方式及身份认同功能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14]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反映的是人在心理认同上的变化,这也就不难解释我国当前农村居民在身份认同上发生的种种转变了。
由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农村居民在消费上逐渐向城市的过渡反映出他们对于自身农村居民身份意识的淡化和市民意识的逐渐增强。对城里人消费行为、方式以及观念的接受和模仿实质上是心理层次上身份认同向城里人的靠拢和接近。追求独立的个性但又渴望获得一种归属感,既构成了现代主体的典型特征,也是大众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内在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居民在潜意识中渴望通过消费来实现自身身份的认同,渴望与城里人有同样的归属感,这也是其城市想象所构建的美好愿景。
(三)文化传播双向作用力之下的“半现代性”特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种形态的文化之间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交汇和碰撞,尤其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互和激荡。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大众媒介的辅佐下,通过其构建的拟态环境形成城市想象,并通过这个过程进行文化渗透。但另一方面,文化的维模功能使乡土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村居民倾向保守和封闭,所以事实上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是在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和乡土文化维模功能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而市民化的过程也是在这种双向冲突下缓慢进行的。因此,当前农村居民的身份认同仍处于市民化的道路上,是一种“半市民化”的状态,而他们的种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都是处于一种现代化未完成的形态,也就是“半现代性”的现象。
根据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文化信息流一般是由势位高向势位低流动。强势文化通常是信息传播的主题,它控制着信息流向的主导权,不断对外输出自己的信息和影响,在文化冲突中居于有利地位,而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强力作用下,不得不忍痛和接受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整个社会系统。[15]城市文化正是现代社会中强势文化的代表,在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大众传媒是其进行文化渗透的有力武器,而乡村文化由于自身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落后,面对城市文化的冲击,只能处于弱势的地位。当前,农村居民接受到越来越多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想象也更加丰富和全面,自己的身份认知也在逐渐向市民化过渡,这是一个趋向现代化的过程。
文化系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在遭遇冲突时它们并不同时发生作用。在这个文化传播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当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发生冲突时,低文化系统的物质技术层面最先受到冲击和压力,从而有所影响和改变。反映在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就是消费层面的变化,这也印证了前文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能够彻底摧毁乡村文化,从而将农村居民完全现代化。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文化维模原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的,认为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时,总是呈现出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功能,以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16]维模功能使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不能长驱直入,而受到一定力量的阻碍和抗衡,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守门人”的作用。这也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乡村文化的根深蒂固,在传统农村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下,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文化还总是有心理上的抵触和排斥,反映在调查中就是他们对于部分城市观念的不理解和不接受,这就是乡村文化维模功能在发生作用。
现阶段,农村居民受两种作用力的影响:城市文化强大的外在吸引力和乡村文化顽固的内在捆绑力,所以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农村居民在心理状态上有着更高层次的生存状况的自觉性和追求性,对城市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和理性。在行为模式上,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向城市靠拢,身份认同也在逐渐向市民转变。但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观念、浓厚的乡土情结等使其自我身份界定仍停留在农民的层面,没有彻底的觉醒,这就是他们所处的状态:一种双向合力之下的矛盾和冲突阶段。
因此,用“半现代性”的概念来解释现阶段农村居民所处的发展状态是比较合理的。“半现代性”与“整体现代性”和“综合现代性”相对应,它是现代性的未完成形态[17],一般用于解释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发展,但我国农村居民在文化传播双重作用力下的现状也可以由此而得到阐发。将其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身份意识归结到认同概念来说,目前农村居民在主观身份认知上处于困惑和迷茫的状态,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使其在心理上还不能够完全实现身份的转化,产生与城里人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在他们的城市想象中,城里人仍然属于与他们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虽然有了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是处于“半现代性”的状态。
四、结语
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现实课题,是“三农”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受到城市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通过种种传播渠道接收到海量的城市信息,对城市的体验和了解的增多也使得他们的城市想象更加理性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这也显示了城市想象背后隐藏的身份认同的变化: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
整体而言,我国农村居民仍然处于社会转型中的过渡时期,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社会心理等已经渐渐具备一些城市现代性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观念仍然保留着传统思想的色彩,自我身份的界定仍然停留在农民的阶段。
这种现象所折射的深刻的社会动因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媒介构建的认同心理反映在消费上则是他们通过接受和模仿城里人的消费行为、观念向城里人靠拢和接近。城市强势文化通过媒介拟态环境进行文化渗透,消费层面首先受到冲击和压力,但文化维模功能又使乡村文化得以自我保护。农村居民就这样在城市文化外在吸引力和乡村文化内在捆绑力的双向作用力下,在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上都呈现出一种“半现代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3~76页
[2]王毅杰、倪云鸽:《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9~53页
[3]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2~25页
[4][5]郭赫男:《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28页
[6]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7]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7页
[9]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10]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11]蔡雪芹:《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理论月刊》2005年第9期,第61~63页
[12]伍庆:《消费如何建构认同及其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50~53页
[1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14]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15][16]种海峰:《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49~152页
[17]王文东赵艳琴:《全球发展视域中的“半现代性”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06年第10期,第21~26页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转载自《重庆社会科学》
详见: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Agriculture/Practice/201306/t20130613_169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