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其他专题
贾品荣:长三角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两点启示
发布时间:2017-03-30 09:49:20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学中心;湖南师范大学)

 

  对比长江三角洲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给京津冀的启示有两点:一是更多地依靠市场驱动的模式;二是正由资源能源驱动模式逐步转化为科技创新驱动模式。

  李科京津冀科技与社会发展现状

  从科技投入上来看,2014年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为595,远远高于天津的296和河北省的106。北京在研发经费投入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上均高于天津、河北两地,这与战略性地位有关。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投入大,科技人才云集,原始创新能力强;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科技研发经费与科技人员的投入上虽低于北京市,但高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强;河北是全国的工业重地之一,优势在工业发展上,在研发经费与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上与京津两地有较大差距。

  从科技产出上来看,从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看,2014年北京占比最高,为3112%;天津占比1244%;河北占比最低,为1136%。北京SCIEICPCIS收录论文的数量全国排第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体现了区域创新竞争能力的强弱。在高技术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上,北京与天津相当,河北仅为天津、北京两市的13左右;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利润指标上,天津不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北京、河北;在人均业务收入上,北京略高于天津,是河北的近2倍;在人均利润上,北京与天津相当,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无论论文数量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均与京津两地有着显著差距。

  从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来看,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上,北京近年来一直稳步上升,天津一直以99%以上的利用率排名全国第一,而河北却在40%左右,排在全国的末端。从排放量上来看,北京、天津两地远小于河北,河北2014年虽有小幅下降,但其排放总量始终排在全国首位。

  从经济发展看,河北的GDP比北京市和天津市高,而河北的人均GDP最低;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天津的又高于河北。

  从生态环境看,河北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电力消耗量都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天津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电力消耗量率高于北京,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河北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最大,从而使得在经济发展时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近年来出现的雾霾天气增加就是最好的说明。

  从人口素质看,20062012年北京实际人均人力资本一直高于天津,天津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高于河北。总体而言,三地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北京增长幅度最大,由2006年的401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805万元,年均增加673万元;天津实际人均人力资本由2006年的33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563万元,年均增加375万元;河北的增长幅度最小,由2006年的145万元增加到2012209万元,年均增加107万元。三地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长三角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启示

  为了找到京津冀科技与社会发展更好的模式,我们对比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与社会的发展。采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以及科技对社会影响三个维度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投入从区域科技的RD经费、科技活动人员两方面进行评价;科技产出从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授权量、出口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数5项指标评价;科技对社会影响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邮电业务总量、百人固定电话移动用户数、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数、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GDP综合能耗7项指标衡量。

  在社会发展上,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五个维度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环境衡量指标——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总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五个方面;生态环境的考核衡量指标——垃圾无公害处理率、污水处理率、林木绿化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4个重要方面;生活质量衡量指标——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生活用电量、每千人口职业医师数四个主要方面;人口素质衡量指标——学龄儿童入学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四个主要方面;社会安定的衡量指标——公安机会刑事案件立案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火灾事故发生数、万人拥有律师数四个重要方面。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92013年,长江三角洲科技与社会发展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协调度从2009年的04563上升到2013年的06481,从初级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江苏的协调度从2009年的05832上升到2013年的08709,经历了初级协调、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三个阶段;浙江的协调度从2009年的04668上升至2013年的06835,所经历的协调阶段与上海一致,分别为初级协调、中度协调两个阶段。由此可见,长江三角洲科技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呈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特征,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区域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高。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年协调度增长率分别为934%、1062%和1064%,长三角地区整体协调增长呈现较为均衡和稳定的态势。

  可以看出,在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江苏和浙江的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并未出现较大的差异,而且长三角省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缩小——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从前面京津冀科技与社会发展分析看,河北与北京、天津差异较大,尤其是科技发展差距明显。对比长江三角洲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给京津冀哪些启示呢?

  启示之一:长三角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更多地依靠市场驱动的模式。政府的介入和安排相对较小。尤其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先进技术对江苏、浙江存在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拉动了整个长三角发展模式的升级。

  启示之二:长三角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正由资源能源驱动模式逐步转化为科技创新驱动模式。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江苏、浙江科技发展水平均较高,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科技与社会发展是科技创新驱动型的,天津正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河北的发展还主要依赖传统要素资源的投入,尽管河北依赖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曾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河北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为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7-01-10/18768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