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其他专题
格罗斯:美联储或重启量化宽松 要小心谨慎
发布时间:2016-07-14 10:37:57

婴儿潮与X世代存在鸿沟,年轻人将会占上风,但不见得永远是件好事。改变具有巨大影响,随着信息科技以及未来全球经济的机器人化趋势,很多蓝领阶级与白领专业人士都面临失业的威胁。美联储可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这段时间要小心谨慎。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政府没有解决问题

  改变会带动经济与文化,甚至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听着特朗普、伯尼桑德斯、还有克鲁兹与希拉里滔滔不绝说着政见,好像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将是绿野仙踪里奥兹国的魔法师,带领我们沿着黄砖路,振兴经济成长。这些候选人自比魔法师。当年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是“你可以相信的改变”,之前克林顿还说过“我来自叫做希望的地方”等等。艾森豪威尔大概是最后一个诚实的政治人物了。“我爱艾克”(I like Ike)是他的竞选口号,许多选民也的确喜欢艾克。不过,那年代,包括现在更是如此,改变的是经济,并不是政治人物对美好未来所许的承诺,然而政府政策的回应往往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若是戴卓尔与列根当年发起税制“革命”,那只是对几十年牵制成长的政策所作出的迟来回应。若是经济大萧条暴露出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缺洞,那么依我之见,奥巴马七年的执政尚未处理到全球金融体系的小裂缝。经济情势不变,但是选民与候选人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些人喊出的政见满天飞:1. 筑高墙;2. 平衡预算;3. 大学免学费;4. 让自由贸易不要太自由。“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候选人七嘴八舌地宣称,11月大选揭晓后,就等哪个幸运儿祭出上述招数来扭转乾坤。全球各地在打类似的仗。巴西与委内瑞拉已经接近衰退边缘、欧元区大选中左派与右派的拉锯、西班牙呈现无政府状态、英国退欧、中国瞬息万变的五年计划、日本追求2%通胀率的目标。“解决,解决,重振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这是古老中音鼓击出的鼓声,还是新世代的大鼓?这鼓声震耳嘹亮,不论你是处于哪一个世代的节奏。

  但是,重点来了,在这场2016年选战中,没人真正碰触到我们未来会经历到的议题,尽管日后要面临负债过高与人口老化而带来的极大结构性逆风,还有另外一阵强风并未在政见发表会上受到关注。我要点出的是信息科技以及未来全球经济的机器人化趋势。

  科技进步 职位减少

  几乎每个现有产业的劳工密集度,在未来数年皆可能降低,因为新科技已经应用在现有的营运模式上。交通运输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由计算机驾驶的交通工具很快将取代许多卡车与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未来1015年内,上百万份工作将会不保。医药、制造业,甚至服务密集的工作也岌岌可危。投资经理也是一样!蓝领阶级与白领专业人士都面临科技日新月异的威胁。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米高斯彭斯(Michael Spence)在2014年写道,“若是数位革命持续下去……现代经济的架构与工作的角色将需要加以重新思考。”工作的角色?听起来象是工作变少的意思。若是如此,正如作家安迪史丹(Andy Stern)在《Raising the Floor》一书所写,一位决策者——未来的总统或是首相——必须意识到现有的政策把整个社会基础架构建立在工作的概念上,但是那个概念已经行不通了。”换句话说,如果收入给不论哪种形式的机器人赚走了,我们的文化将会因此改变,若是如此,政策必须因应这些改变。例如,在美国2554岁的劳动人口中,目前有78%正在工作,但2000年的高峰期则有82%。乍看之下,差距不大,但实则数字庞大,这样可是少了600万个工作。科技与机器人化使得世界更美好,但是这样的趋势并未创造出许多优质工作机会。新时代的经济,尤其是人口老化的已开发国家,逐渐使得愈来愈多人失去工作。

  应该推出什么政策回应?要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上,比如说老旧的基础建设,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护理,或甚至用在“全民基本收入”(UBI)这个新想法上。我们早就有类似最低收入之类的东西,称做食物券与收入所得抵减,但光是靠这些措施不足以让愈来愈多的失业者与游民脱离城市与市郊的街道。问题在于,这个全民基本收入要定在多少、还有钱要从哪里来。用加税来支付这个费用是一个办法,但亦可以用直升机撒钱。

  美国或重启量量化宽松

  央行的角色应该要避免受到干预或沦为政府代理人,但是这恐怕是文明社会日益机器人化后变得不文明而要付出的代价。私人银行可以倒闭,但是印钞给全球的央行却不能倒。我一直说这简直是庞氏骗局,的确是,但是如今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演变成负利率与带出量化宽松买进公司债与股票。

  我认为现阶段,央行会透过量化宽松印出更多从天而降的钞票(也许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美国,也会跟进),不情愿地接受在财政政策上不超然角色。如此一来,将促使政府聚焦在基础建设、健康护理、提供全民基本所得给失业劳工等其他必要需求。在此同时,央行亦丧失了其超然的独立性。

  投资启示:要有心理准备,美联储可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利率将维持在低档更长一段的时间,资产价格将持续推高。在某个时点,货币政策会创造通胀,而市场将有风险。这一切尚未发生,但这段时间要小心谨慎。能赚个个位数回报率就很好了。(文章来源:hket

 

文章来源:和讯网

详见:http://opinion.hexun.com/2016-05-09/18375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