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苏庆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发表日期:2017-05-09
【编者按】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个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引领第四次全球化的宏伟蓝图,自提出起已逾两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加强,参与合作的项目增加,国际影响力提高。
2017年5月14日-15日,由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苏庆义副研究员分别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划分,中国与其的经贸联系,以及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等角度进行解读。以下为第一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是合作的基础,经贸繁荣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发展。中国也需要通过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来践行互利共赢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也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将贸易畅通列为“五通”之一。中国发展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6.2%,超过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整体增速。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和进口占自身总出口和总进口的比重分别达到28.2%和25.0%,超过中国和任何一个贸易伙伴的比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差异巨大,应该区别看待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
为解剖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间经贸关系,应首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科学分类。在研究过程中,目前学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划分,另一种是基于发展水平的划分。基于地理位置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蒙古、东南亚(东盟)、西亚、南亚、中亚、独联体国家、中东欧等,或者划分为蒙古、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中亚、中东欧、南欧、高加索等。基于发展水平的划分主要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低收入、中下等收入、中上等收入、高收入国家。
但实际上,更为科学的划分是,除中国外,可以根据“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重要性和体量大小将这些国家划分为四类(表1):东盟、印度、俄罗斯、其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是指除中国、东盟、印度、俄罗斯之外的“一带一路”国家。从经济总量来看,2015年东盟、印度、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均超过1万亿美元。从人口规模来看,东盟、印度、俄罗斯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从疆域来看,国土面积最小的印度也接近300万平方公里。而对于其他5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其加总的GDP总量、人口和国土面积等基本变量和中国、东盟、印度、俄罗斯处于同一个数量级。
东盟、印度和俄罗斯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经济体,本身就是世界和亚太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并和中国保持紧密经贸关系。新世纪以来,东盟拥有很强的经济活力,2000-2015年东盟GDP平均增速达7.6%。东盟还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中扮演重要甚至是主导性的角色。一直以来,亚洲经济一体化模式采取了“东盟+”的模式。目前正在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由东盟主导。东盟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还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成员,尽管这一协定已因为美国的退出而暂时搁置。中国和东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成功进行升级谈判。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印度和俄罗斯本身就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和中国在金砖国家的框架内有合作。印度和俄罗斯均是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而且,印度和中国同属RCEP的成员,俄罗斯和中国同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中国、印度、俄罗斯、东盟中的印度尼西亚还均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
表1 “一带一路”国家分类及基本变量(2015年)。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及其他资料综合得出
如果考虑东盟、印度、俄罗斯,将“一带一路”所有沿线国家看作一个整体,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确实非常紧密。中国官方并没有给出“一带一路”具体包括的国家,《愿景与行动》指出“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相关研究文章普遍认为,除中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65个国家。但2017年3月上线运行的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官方网站——中国一带一路网给出的国别宏观数据库包含64个国家。也有个别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包括66个国家。上述给出的“一带一路”的范围只存在细微差别,在是否包含个别小国存在不同,在经贸数据上很难体现出来,并不影响本文的分析。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超过中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所占的比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贸易总额占这些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17%。整体而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依赖度较强。
但是如果分类看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发现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有待加强。如前所述,东盟、印度、俄罗斯本身就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很好,而且经贸合作平台已经存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在谈判(RCEP)或已有设想(亚太自由贸易区)。即便中国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会高度重视和这些经济体的经贸联系,并加强合作。如果将这三大经济体合并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中,不仅会误判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联系程度,还会看不清整个“一带一路”建设的经贸全景。剔除东盟、印度、俄罗斯这三大经济体后,会发现目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较弱。
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贸易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尚不及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占比。201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50多个国家中,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超过10%的仅有4个国家,绝大部分国家占比不超过5%,有17个国家的占比还不到1%。相比出口,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则高些,占比超过10%的国家超过20个,不过仍有8个国家的进口占比不到5%。总之,除东盟、印度、俄罗斯这三个原有的重要贸易伙伴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并不强。
上述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如果我们用放大镜仔细看会发现除东盟、印度、俄罗斯外,中国和沿线其他50余个国家的经贸联系并不强。这将是贸易畅通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文章来源:澎湃研究所,IWEP国际经贸评论专栏
详见: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8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