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发展经济学
高宏伟、孙涛:新一轮东北振兴有基础、有信心!
发布时间:2017-03-15 10:17:09

作者简介:李凯,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高宏伟、孙涛,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一、东北具有全面振兴的基础

东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7,人口超过1亿,历史上是我国工业相对集中、实力最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为我国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内地建设的过程中输出了大量工农业原料与技术设备,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共和国的装备部。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0%,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是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经重的地位。东北地区,无论在地域、人口还是经济安全等各方面都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东北经济虽然出现一定困难,但是仍然能够保持就业稳定,机器人、医疗健康以及电子信息产品等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和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增长,传统的邮政快递服务,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快速发展;煤炭钢铁等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工业企业负债增长放缓、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降低,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应该看到,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调整,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迹象显现。新一轮东北振兴是有基础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下,东北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存在的问题

建国后,国家经济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对能源、钢铁、机械装备等产生大量需求。在国家重点支持下,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地区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基础原材料加工、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全国的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东北产业结构调整未能跟上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东北工业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6.06%,下降到2015年的11.2%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北地区重化工业和原材料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集中爆发,长时间的资源开采导致的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003年国家东北振兴战略支持下,东北地区的数控机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和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依然存在着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同时区域内的轻工业和大规模消费品制造业没有发展起来,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

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较快,在产业结构中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4.7%,但其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具体来说,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不紧密,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租赁与商务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研发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还未形成规模,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有需求无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三、东北振兴需要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东北产业结构问题由来已久,产业结构调整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从世界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的经验来看,较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对东北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但是这个问题不能等待,越等待越回避就越被动越落后,越早认识早动手就越主动。产业结构问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痼疾,必须在产业结构问题上出现根本性的改变,实现东北区域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才能出现东北振兴的新局面。

要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必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转变。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下几点认识应予以注意:一是要果断放弃单纯依靠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二是不要期待未来经济形势好转会自发化解产能过剩,在加大力度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逐渐将有限的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中抽离,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力度;三是需要考虑将国内其他地区成熟产业(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等产业)移植到东北地区,以弥补传统产业增长不足和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的缺陷;四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推动科研条件好、科研能力强的大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一步服务产业和企业创新需求;五是要花大力气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营商软环境水平,为民营经济和外资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将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找到符合市场需求规律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方向,找到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合适路径,实现新旧发展动能的转变,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以下几点是对结构调整路径的几点思考。

一是建立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以国际高端制造技术为标杆,实现东北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中以(哈尔滨)国际创新创业产业园等园区落户东北为契机,创新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和对外开放合作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完善园区水、电、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吸引德国及欧洲企业落户东北;推动沈阳机床等东北地区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区有效对接,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就共建技术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汽车制造、数控机床等大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大企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二是以轻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东北民营经济。相对于重化工业和工业品生产,轻工制造和消费品制造投资少、市场需求规模大,民营经济进入门槛低。但当前东北地区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较大,经常出现一个国企养活一个地区的现象,地方政府对轻工业重视程度不足,再加上地方市场机制不健全,营商环境差,民营经济处于小、弱、散的局面,难以发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为此,建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轻工制造和消费品制造的重要性,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同时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带动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培育若干大企业,带动配套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改变民营经济小、弱、散的无序自发的产业业态;与电商企业联手打造互联网+”平台,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扩大国内外市场空间;依托生产制造和市场优势,积极对接国内外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东北轻工制造类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三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载体,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研发设计、大数据、云计算等为重点,推进服务贸易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以中央打造东北国家大数据基地为契机,依托东北地区高校在大数据、云计算的科研和产业基础,打造东北大数据服务品牌优势,形成东北服务外包高地;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大力发展对俄蒙及周边国家,在运输、旅游与文化服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及相关服务业集聚。

四是扩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依托在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科研和产业基础,通过一些重大项目工程,加快新兴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扩展和深化新兴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相关产业的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和形成若干聚集效应突出、在全国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优势的产业基地。

五是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和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融合,释放传统服务业增长潜力,以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破解服务消费有需求无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促进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光明网

详见:http://theory.gmw.cn/2017-01/16/content_23482244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