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在第三届大梅沙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要为中国探寻一个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需要把主要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密切地联系实际上,去研究一些基本问题。
11月4日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第三届大梅沙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要为中国探寻一个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需要把主要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密切地联系实际上,去研究一些基本问题。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国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真正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应该是能够强化竞争,弥补市场失灵的。
在演讲中,吴敬琏表示,过去官产学各界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即较多地关注了现象层面的问题,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局限于就事论事的一些对策性建议,而这些建议通常缺乏更加深厚的、扎实的、科学的基础,故而准确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时下备受关注、讨论热烈的产业政策问题同样如此。
8月25日,张维迎发表了《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两个星期之后林毅夫发表了相反观点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随后二人展开数论激烈争辩,引发热议。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二十几年了,问题就是这个讨论没有逐步地深入,常常出现在表面层次上打转这样一种不好的情况,降低了我们研究和探索中国持续发展道路、工作的有效性。”吴敬琏说道。
他指出,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期时加大了对产业政策的运用力度,以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之下,面对产能过剩,又用行政的办法去矫正这个结构的扭曲,于是逐渐形成了一套叫做“有保有压,有扶有促”或者是“有扶有控”的政策体系,甚至定期颁布产业目录,将产业分成“可扶持”和“可压抑”两类。
吴敬琏表示,目前国内学界对产业政策相关讨论仍然停留在过去,无论是反对使用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人,还是主张用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论者,所讲的产业政策都是后来人们说的“选择性的产业政策”或是“纵向的产业政策”,即由政府选择产业,然后用整套的调控手段去扶持一些产业,去抑制一些产业。
他认为产业政策是否有害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关键在于国际上对于产业政策的认知已经是另一个层次。会上,吴敬琏列举了国际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比如日本学者小宫隆太郎认为,好的产业政策要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失灵;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则认为,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能够催生创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并与竞争相互补充。
至于什么才叫“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吴敬琏表示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探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献,但在中国还是较为空白的,在相关产业政策讨论中并没有涉及到,这是很不利的状况。
在会上,吴敬琏还引用诺贝尔学奖得主科斯发表的“如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的看法,认为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有可持续性,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而融合,就能够改造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在未来成为商品生产和思想创造的全球中心。所以,他一再强调目前中国学者进一步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索中国长期发展的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详见: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W/wjl/media/201611/t20161106_257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