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观察 > 发展经济学
王衍行: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与水平
发布时间:2016-07-14 08:42:20

作者简介:王衍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不及投资整体增速的一半,与去年同期12.7%增速相比,呈现腰斩式回落;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比民间投资下滑而言,更应关注的是投资的稳健和效益。投资的灵魂是稳健。所谓稳健,是指投资主体能够利用自身的投资收益、自有资金、资本金化解投资风险,而不是仅仅指望扩大投资增量稀释短期风险。投资是为了取得收益,但收益未必由社会全员共享。同时,投资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由于大量粗放投资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若得不到有效缓释或化解,积聚的风险必然引致经济紊乱,最终的投资风险必然由社会全员来承担。

低效投资不但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投资增量的边际效用。笔者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个别地区的固定资产存量利用率不足50%,资产大量闲置,浪费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对处理这些僵尸固定资产束手无策,甚至坐以待毙。当前,我国部分行业总体产能过剩,若仍一味强调扩大投资规模来维持增速,由于边际效应递减,作用必然有限。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要转移至盘活固定资产存量上来。盘活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盘活的方向必须明确。盘活固定资产存量的质量、水平及数量,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政策决定的依据。在强调投资增量的同时,不应忽视盘活存量。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自有资金。由于投资环境的变化,民间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民间投资的核心仍在于对风险的计量与把控。

过去几年,民间投资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目前,一些民企无论在资金实力、核心技术、国际化进程、人才团队、文化建设上,均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民企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展示了民企投资的理性与成熟,这些内因是民企投资发展的基础。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与水平,尚需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国企的去保护。地方政府、国企凭借内生机制主动承担债务风险,有利于使用市场化手段化解风险,约束低效投资,发现投资价值。

二是民企借贷中的去失信。通过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保护依法合规民企的正当权益,扭转诚信企业吃亏、失信企业受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

三是政府管理的去低效。针对民企强烈的呼声和愿望,出台政策和措施,确保见到实效。主要包括: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成本;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服务,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消除投资上的所有制壁垒、限制或歧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确保投资信息披露的深度、广度、质量和水平,使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的计量更具确定性;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维护政策的连贯性和确定性;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降低诚信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失信企业的违约成本;加快国企中僵尸企业的市场化退出力度等。

 

文章来源:光明网

详见:http://theory.gmw.cn/2016-05/29/content_20313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