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国云,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接着,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三重压力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说起三重压力,就像人们遭受疫情煎熬,都是十分沉重的话题,但又绕不开。如果我们真的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不难发现,三重压力主要还是来自被人们忽略过多的服务业带来的苦果。
从需求收缩主要表现看,服务消费和投资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与2019年相比,2020年和2021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明显下降。这两年我国出口增幅较高,但从2022年开始,这几年服务业中最看好的服务贸易增速也面临收缩压力。而目前本应成为城乡居民最青睐、最活跃的消费领域,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卫生、养老照料、体育健身和亲子教育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升级态势并不明显。
从供给冲击主要表现看,服务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受到冲击。一是部分重要产业核心部件供应受到限制,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升级,如电子芯片、汽车芯片的供给不同程度受阻;二是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冲击,如国内煤炭、电力供给出现短期波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来一定的输入型通胀;三是部分原材料供给出现物流受阻、局部短缺和价格涨幅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性、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关系。总体看,来自国内的供给冲击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来自国外的供给冲击主要表现为价格干扰,尤其是受服务业中坚的物流不畅严重影响。
从预期转弱主要表现看,服务业弱化等因素叠加影响预期。一是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使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维持经营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定程度影响其投资预期;二是过去服务业中挑大梁的房地产开发,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对市场带来涟漪效应;三是银行等金融服务业机构的经营发展更加谨慎,顺周期观念和行为有所增多;四是服务业翘首期待的资本市场波动下行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因素,一定程度降低了预期。
深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发现,按照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规律,考虑到中国的巨大市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和占比、服务业就业的规模和占比等总量指标,理应再上一个新台阶。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三重压力,服务业已经不能独自抽身。那么,探索化解三重压力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就成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说得再明了一些,就是目前要如何切实转换发展方式,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以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服务业的各种功能。
令人欣慰的是,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低调出台,《意见》全文7700多字,共计八个方面。实话实说,这份文件还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有人疑问:“是要回到计划经济?”
有人反问:“难道现在的全国大市场还没统一?”
有人联想:“这是要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经济学人吴晓波给我讲了一个新能源车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
2021年,全国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295万辆,较上年增加了151.61%。五年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翻了4倍有余,市场一片繁荣。但繁荣的基础,其实是众多被“人为分割”的小市场。
怎么会被分割呢?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补贴,另一种是采购。有一段时间,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能享受到地方补贴,而具体怎么补贴就很有讲究了。不少地方政府会将补贴资金向在当地建厂的企业和品牌倾斜,买这个品牌就有补贴,买别的品牌就没有补贴——市场的价格秩序被人为调整了。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企业在采购车辆时的倾斜则更加明显。基本上,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不是车企的大本营就是工厂的所在地。那么,当这些城市需要采购出租车、公交车、公务车时,会怎么选呢?选性价比最好的?还是选本地出产的?答案显而易见,后者在燃油车时代已不鲜见。
这种倾斜,使得优秀的车企得不到本来能得到的订单,赚不到本来能赚到的钱。而被倾斜的车企,因为肯定会得到偏帮,也没有动力去提供更优秀的产品与服务。长此以往,产业竞争的逻辑会从比拼技术能力转变为比拼政府公关能力,最终受损的是整个产业链。
理想状态下,我国优秀的新能源车企应该是背靠巨大的中国市场,同外国企业竞争。但事实上,它们确定可以依靠的,可能只有一个狭小的地方市场。
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是出现在造车这一个环节,在全产业链上,地方保护主义都有可能作祟。
拿能源车这个故事说事,就是想从另一个层面告诉大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刻不容缓。
知道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利弊,现在我的任务是对这个看起来不顺眼的话,有必要澄清一下:这里的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大家知道,市场就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
决定市场规模和容量的三要素:购买者、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自然市场就是市场,为什么冠名大市场?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这里的市场,指的是需求;这里说的大市场,指的是大量的需求。注意,大市场一定不是指大型交易场所,不是大型商场、大型超市或大型批发交易市场,那样的话就黑白颠倒了。
更进一步说,这个需求,指的也不是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而是来自中间商的需求,是生产者所直接面对的需求。大市场,就是中间商对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样质量的产品的收购数量需求大,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生产者的提供能力,需要许多上下游企业共同生产完成。
比如说,汽车大市场就包括汽车制造商、新旧车经销商、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机械师、零件商、服务店、汽车杂志社、报纸上的分类汽车广告以及互联网上的汽车网站等关联企业。
说到这里,文件在大市场面前,又加了“全国统一”这几字,把大市场划定了一个范围。为什么要这么说?
本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概念并不复杂,就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以及商品和服务高水平统一的市场。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要进一步规范。
这里的“统一”,就是指经济运行的基础制度,要达到全国范围统一。具体的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对于营商环境的制度保障。
这么说,有的人可能对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是很模糊,这里我把它的特征找出来,希望你一见就知道。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脸谱是什么样子?我的理解就是它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市场的非分割、整体性特征。统一性的反面是分割性。它表现为资源和要素的流动被某种力量或势力阻碍,市场关联性弱,经济效率差。
所谓开放性,是指市场的非封闭、与外界可交换能量的特征。开放性的反面是封闭性。封闭性是指系统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不能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所谓竞争性,是指市场的非垄断性、公平交易的特征。竞争性的反面是垄断性。垄断性是指买卖双方在一种市场势力不对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易,只有一家或者少数买方或者卖方。
所谓有序性,是指市场在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规则性、重复性和因果关联性。有序性的反面是无序性。无序性是指具有无法重复实验,或重复试验后无法得出相同结果,或无法运用科学手段找到规律性原理的现象或特征,表现为不稳定性、不规则性、随机性和彼此间的无关联性。
诸如此类问题弄清楚后,为何在这个时候强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至少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过去集中在中央的很多权力,都下发给了地方。但是,因为各地基础环境不同,有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很难跟先发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竞争。这些地方政府又面临经济建设KPI考核的压力,为了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或多或少采取一些地方保护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保护本地企业,对外地企业区别对待。在特殊历史时期,这些地方保护政策保护了本地区发展落后的企业,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的就业,丰富了税收,为地方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些地方保护政策也损害了国内经济“内循环”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十分明确地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第三方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虽说我国在完善基础制度、建设要素市场、健全市场监管规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依然存在着区域壁垒、标准不统一、创新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是对“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一步深化,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上为未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目的主要在于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消费、投资水平,畅通内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怎样畅通国内循环?就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全面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为服务业大发展扫清障碍。
怎样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通过尽快建立统一大市场,来推动国内与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融通,有利于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内核”,强力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内汇聚,从而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尤其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保证。
当前,受疫情扰动、俄乌冲突局势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是“三重压力”对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冲击,将带来经济的结构性压力。可以说,在这个至暗时刻,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务之急就是要将《意见》逐条逐项落到实处,真抓实干。
必须统一市场,削平山头。以不破不立的态度,对基础制度、标准体系、监管机制以及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立足内需,稳步推进,着力解决制约要素畅通和市场作用发挥的重点环节,打通堵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内循环。对标国际市场标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助力要素跨境流动,强化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效应,进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必须打破壁垒,降低交易成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突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需求侧发力的同时,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供给和需求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的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问题。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保障大宗初级产品安全供给,关系经济稳定和增长,应坚持节约优先,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同时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发挥房地产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必须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虽然需求收缩是稳增长的短板,但辩证地看,扩大内需也是稳增长的潜力所在。这需要宏观政策、社会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等适当靠前并协同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投资稳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倾向,要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劳动收入。当前尤其应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必须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一个秘诀。各类企业是稳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微观基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尤为重要。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力度,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跨国投资和贸易低迷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外资逆势发展,部分弥补了内需不足,再次证明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性。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如今我国服务业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也许,紧要关头就那几步,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只是服务业的一场“蓝天保卫战”,更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着棋,我们要志在必得。
文章来源:爱思想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4483.html
原文出处:《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4期
特别声明:“经济观察”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评论》编辑部的立场和观点。本刊官方网站经济观察栏目所转载的文章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扩大宣传和增进交流。若有相关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要求撤稿,请告知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