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谭保罗:招标改革能否逆转药价“步步高”?
发布时间:2015-12-01 10:45:47

 

作者简介:谭保罗,《南风窗》记者。
 
2015年,中国的药改大年。一方面,在中国医改的既定策略中,药改是极为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高药价问题,社会反响大。另外,在部分人看来,和涉及利益盘根错节的公立医院体系改革相比,药改可操作性似乎也更强,因为这个市场看起来已经足够市场化。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在中国医药产业链的原点,制药企业呈现出分散和混乱的局面,这种局面既增高了生产成本,也削弱了中国制药产业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由5000家制药企业延伸出的医药利益链条堪称庞大,左右着医药价格的最终形成。其中,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不可回避,改革难度未必低于医院体系改革。
对医药企业而言,目前正处行业剧变前夕。药品招标改革提出了量价统一招采合一的路线,在业内看来,如果严格按照这个路线推进,后果必然是大批中小药企的生存困难。但与此同时,新技术对医药行业的入侵,特别是医药电商的崛起又是否是个机会?
走样的招标
很多好制度,只要走了样,便距离既定政策效果越来越远,药品招标便是这样一例。
2015年的6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文件被称为是药招大改革的指导文件。药招大改革一度被看成是今年医疗改革的第一要务,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它甚至是中国新医改的里程碑。
药招为何要改革,怎么改?这必须从现有药品招标存在的毛病说开去。所谓招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市场化和透明化,那么,最后来到患者手中的药物必然是低价药。不过,现实似乎刚好相反。
2000年,我国开始推行药品招标制度,该制度初衷是为降低药品价格,更直接的原因是向药品领域猖獗的商业贿赂宣战。但这个制度后来严重走样,最主要的表现是量价不挂钩。简单理解,就是招标只确定某种药物的价格范围,但并不确定到底要采购多少药品。
不挂钩带来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某种药品的招标可能同时几家厂家入选,另一方面,每家到底能获得多少订单并不确定。这两个因素叠加之后,所谓招标已经不再是招标,不过是一次打着招标马甲的行政审批而已。所谓中标的几家药厂,也不过只是拿到了进入某一地区进行药品销售的资格。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招采不统一,就是说负责招标的主体是地方的卫生等行政部门,但真正采购者却是当地的公立医院。显而易见,在现有的行业大环境之下,招采不合一必然意味着药厂必须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医院进行公关,必然增加药厂的灰色营销成本
制药企业最怕的的确是这种双重公关。近年来,国内一些制药企业负责人曾多次联合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废除现有的医药招投标。它们认为,现行招投标制度的量价不挂钩招采不统一两个问题,直接增加制药企业的负担,这些增加的成本都会最终转移给老百姓。
除了医药招标存在问题之外,高药价的另外一个矛头直接对准了医院的以药养医模式。目前,由于价格管制的原因,我国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即医生看病的诊疗费很低,可能只收挂号费。所以,医院必须卖高价药,才能获得医院的利润乃至正常运转费用。
以药养医模式固然有问题,但从医药价格形成链条来看,另一个更行政化的制度同样是高价药的重要原因。在药品招投标实施数年后,中国又推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药品销售顺加作价制度。
顾名思义,顺加作价就是要让医院加价,好有钱可赚。但为了防止医院获取暴利,于是又限定了一个确定的流通差价率。医院销售给患者的药价其计算公式是:医院药房零售价=药品招标中标价×(1+流通差价率)。比如,一只抗生素的中标价是0.5元,某地的流通差价率为10%,那么最后卖给患者的药价就是0.55元。
在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之中,赚取更高差价的方法极为简单。当流通差价率是固定的,那么医院必然只有通过采购高价药,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近年来,一些患者反映医院药房卖的药越来越贵,而以前曾经用过的廉价药却不见踪影,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便在于此。
实际上,从全国推广实行药品招标算起,目前已经整整15年,但药却越来越贵,其原因便在于制药厂和医院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正变得越来越固化。制药厂只生产高价药,甚至招投标时成本造假,而医院也越来越愿意使用高价药,不但医院不卖低价药,药厂也不再生产低价药。同样一种成分的药,换个马甲便涨价一倍。
那么,药招改革能否改变这个扭曲的价格链呢?
医药利益集团
药招大改革,新在何处?改革基本上是对现有招投标制度对症下药。仅以招标时间点的确定,便可以看作是一大进步。《通知》规定,各地招标采购药品的开标时间统一集中在每年11月中下旬,并确保2015年内启动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在此前,我国各地医药的招标时间和频率都不统一,有的一年一招,有的半年一招,还有的甚至一月一招,这让不少药企疲于奔命,怨声载道。
另外,改革确定了药品的采购总量和范围。《通知》要求,由医院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80%制定采购计划。在业内看来,规定采购量其实可以看做市场的扩容。
此外,《通知》还将防止作弊的双信封招标制度单列。所谓双信封,即药企同时投递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前者用于对质量进行把关,而后者用于价格比较,从而确保中标药品物美价廉。在具体预防作弊的措施上也有严格规制。比如,对中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要全程监测药品质量和实际供应保障情况。对只有1家或2家企业投标的品规,可组织专门议价。
尽量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知》还这样强调。不过,这一改革能否改变中国目前的医药价格链固有格局仍是个疑问。
此前,安徽曾推行过被外界誉为安徽模式的医疗改革,其中药招层面甚至还计划推行单一货源承诺措施。这可以理解为,当药厂的抗生素中标之后,整个地区的医院都只用这一种抗生素。这种做法被行业人士认为过于激进,等于不给其他药企机会,如果全国都搞单一货源承诺,那中国的大多数药厂都会立刻倒闭。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主政安徽医改的省长李斌已上调担任国家卫计委主任。不过,在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这份《通知》中,并未看到单一货源承诺这样相对激进的改革措施。
回顾医改历史,中国医药招标制度的走样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医药利益集团的一种妥协。对地方政府来说,走样的制度既可以让自己获得等同于审批权的药品招标主导权,又可以让本地中小药企获得部分市场。同时,外地药企在本地的营销混战对本地的批发商和医院来讲,都是有利可图的。
实际上,中国医药产业链的医药利益集团主要有三大主体,一是制药企业,二是中间商,三是医院。制药企业和医院不必多言,但对中间商、普通人往往缺乏了解。
国家药监局20157月发布的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5.2460万家,数字蔚为壮观。更重要的是,中间商呈现出极度分散的局面,在持证企业中,法人批发企业1.632万家、非法人批发企业1642家;零售连锁企业4266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17.1431万家;此外,零售单体药店26.3489万家,超过总持证企业的一半。
一般而言,单体零售店多为终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店面,而和医院有业务往来的多为批发企业或者连锁企业,尤其是以批发企业为主。
在很多地区,批发企业或者代理商有着非常大的能量,在医院及当地管理部门有深厚人脉。对药企来说,即便在某一地区中标,但如果医院不采购,或者医生不开药,那么中标也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种情况下,神通广大的代理商便充当了制药企业中标之后的二次公关角色。实际上,所谓的医药代表除了来自于制药企业聘请之外,当地代理商也是雇佣医药代表的大户。
既然批发商在药品流通链上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制药企业为了让自己生产的药品能在当地更好地销售,必然会给代理商留下巨大的利润空间。曾有医药代表对媒体爆料称,很多常见药品制药企业给代理商营销费用一般是药品中标价的五成左右,代理商的利润和二次公关费用都包含其中。
此外,中国的医药代理商还存在着层级过多的问题。对医药企业来说,其主要的代理商有省级代理,也有市级代理,几乎是层层加价。那么,药价步步高几乎是必然。
市场还需统一
不过,制药企业和批发商、医院也未必是真的铁板一块。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缺陷,也意味着制药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劣和扭曲,这使得它们几乎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动力。它们的主要资源都放在了对这个畸形医药价格链的适应之上,尽管处在链条的原点,但或许都算不上真正的主角。
除了抱怨药品招标制度的折腾之外,制药企业时常痛惜中间商和医院对产业链利润的蚕食,少数人还试图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尝试改变。
很多药企开始拥抱医药电商,但这条路走通不易。当前,网上售药受到严格监管,对个人售药更有严格种类限制,且需资格审批。发展较快的是第三方医疗电商平台,一些互联网巨头已开始涉足,药企也在不断进驻,但这些平台主要以销售保健类药品为主,市场容量有限。
目前的中国医药市场中,处方药占80%以上的规模。2005年,政府有条件放开连锁药店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一定程度为医药电商打开了政策缺口,但同时也严禁向个人销售处方药,并严禁医疗机构网上销售药品。
目前,一些制药企业和电商平台正在等待国家对处方药网售开禁。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除了政策松动不易之外,在目前的以药养医模式下,即便开禁,医院显然也具备和其他主体合作的动力。
医药电商仅仅是一种可能,药企不能太过指望。中国药企真正的软肋在于小而分散的产业格局,导致药企无法在价格链上具有足够发言权,同时也没有进行真正研发创新的实力。
对比英美等国,其医药巨头的成长无一例外来自于多变少的兼并过程。100年前,美国医药企业数量和目前的中国相当,但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并购重组,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企业数量只有几百家,而几大巨头基本上控制世界上主要的医药研发。
按照国家药监局的统计年报,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5000家。如果加上1.6169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那么广义上的医药企业数量更加恐怖。即便仅以药企而论,差不多中国每个省级行政单位就可以平摊到160家制药企业。
实际上,中国药企多半缺乏原创研发能力,生产药品高度雷同,很多企业都以仿制药为主。但即便做仿制药,我们甚至连印度都做不过。中国不曾诞生过一家真正的仿制药巨头。
但在印度,兰伯西(Ranbaxy)、瑞迪(Dr.Reddy’s)、西普拉(Cipla)等以仿制药发家的药企早已成为世界级的巨头。印度整个国家的仿制药产业同样处于较高水平,统计显示,美国人使用的仿制药和非处方药有40%是印度生产。目前,全球有20%的仿制药产自印度,印度甚至被誉为第三世界药房
印度药企为何做得比我们好?究其原因,除了印度政府在知识产权上的有意保护之外,还在于这个国家的医药市场相对市场化。尽管这印度的制药小作坊遍地,但真正好企业却可以背靠统一的国内市场,不断集聚资源和并购壮大。
中国同行似乎没有这个运气,在这个市场潜力远大于印度的地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在《通知》之中,国家卫计委特别提到了药品招标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说法,这或许是个好的开端。
 
文章来源:南风窗网站
详见:http://www.nfcmag.com/article/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