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17 16:27:20
作 者:王展祥 龚广祥
关 键 词:劳动报酬份额;劳资议价;基准劳动报酬份额;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JEL分类:D33,E25
摘 要:
[PDF](下载数:)
关 键 词:劳动报酬份额;劳资议价;基准劳动报酬份额;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JEL分类:D33,E25
摘 要:
基于中国2000-2013 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劳资议价能力的视角,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算劳动报酬份额偏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具有不对称性,资本方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劳动报酬份额1.78个百分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劳动报酬份额相对于公正基准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程度更高,这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处于“U”型下偏阶段的既有结论相契合;影响劳资议价能力的不同因素,在导致劳动报酬份额下偏的作用效应上有所不同。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报酬份额,这对于强调内需和消费的经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进而提振内需和消费的作用潜力可能有限,因此强调供给和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紧迫而必要。
[PDF](下载数:)